望极关山远,云随野水流。
长歌游宝地,何事别沧洲。
明月高秋迥,清晖几处愁。
芳尊徒自满,心折此淹留。
望极关山远,云随野水流。
长歌游宝地,何事别沧洲。
明月高秋迥,清晖几处愁。
芳尊徒自满,心折此淹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天宁寺前,面对明月所引发的深沉思绪与情感。首联“望极关山远,云随野水流”以远山、云彩和流水构成一幅辽阔而宁静的画面,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广阔与孤独。颔联“长歌游宝地,何事别沧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之地的向往与对当前所在之地的不舍,流露出一种矛盾的情感状态。颈联“明月高秋迥,清晖几处愁”将季节、时间与情感巧妙结合,通过描绘高悬的明月与清冷的光辉,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孤独感。尾联“芳尊徒自满,心折此淹留”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感叹酒杯虽满,但内心却因无法摆脱眼前的愁绪而感到痛苦,表达了对现状的无奈与挣扎。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复杂而微妙的心境变化。
我佛住世,大开方便。有大士者,现自在身。
以千手眼,一一接引。指示群迷,照破诸妄。
如是我闻,佛说了义。诸铃杵铎,宝塔经卷。
轮拂璎珞,种种所执。凡所执者,俱非有相。
智慧清净,肉眼慧眼,佛法天眼,种种所见。
凡所见者,俱非有著。
以无相故,释诸缠缚,一切众生,得大解脱。
以无著故,具足圆明,一切众生,得大知见。
佛尚无相,何况于赞。佛身常住,即心是佛。
稻麻竹苇,无限剂数。彼顶戴者,皆真实相。
百千万亿,何况于身。涪皤说法,如标月指。
标本在手,何者为月。宝晋写赞,如转轮王。
运转随人,终不成道。我不见憕,我不执笔。
非见非□,手眼皆具。稽首大士,大慈悲故。
去我妄想,即见如来。
《米元章书山谷大悲憕赞帖赞》【宋·岳珂】我佛住世,大开方便。有大士者,现自在身。以千手眼,一一接引。指示群迷,照破诸妄。如是我闻,佛说了义。诸铃杵铎,宝塔经卷。轮拂璎珞,种种所执。凡所执者,俱非有相。智慧清净,肉眼慧眼,佛法天眼,种种所见。凡所见者,俱非有著。以无相故,释诸缠缚,一切众生,得大解脱。以无著故,具足圆明,一切众生,得大知见。佛尚无相,何况于赞。佛身常住,即心是佛。稻麻竹苇,无限剂数。彼顶戴者,皆真实相。百千万亿,何况于身。涪皤说法,如标月指。标本在手,何者为月。宝晋写赞,如转轮王。运转随人,终不成道。我不见憕,我不执笔。非见非□,手眼皆具。稽首大士,大慈悲故。去我妄想,即见如来。
https://shici.929r.com/shici/Gm7i8xI9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