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揣分自宜休,元亮无心任去留。
四海何人怜白发,百年吾道有沧洲。
破除尘梦惺惺在,点检山林事事幽。
即去已输君一着,十年前与白云游。
司空揣分自宜休,元亮无心任去留。
四海何人怜白发,百年吾道有沧洲。
破除尘梦惺惺在,点检山林事事幽。
即去已输君一着,十年前与白云游。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所作的《次韵答张西峰少参》。诗中以司空图和陶渊明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司空揣分自宜休,元亮无心任去留”,借用司空图和陶渊明的故事,表达出诗人对于自己命运的接受与淡然处之的态度。司空图曾因不满官场黑暗而选择退隐,陶渊明则因对现实不满而归隐田园,两人都选择了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这里诗人似乎在说,自己也应如他们一般,顺应天命,随遇而安。
颔联“四海何人怜白发,百年吾道有沧洲”,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感慨以及对理想栖息地的渴望。四海之内,又有几人能理解白发老人的心声?百年之后,我所追求的,或许只有一片宁静的沧洲,一个可以寄托心灵的地方。
颈联“破除尘梦惺惺在,点检山林事事幽”,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破除尘世的束缚,保持清醒的头脑,仔细审视山林间的每一处幽静,寻找心灵的慰藉。
尾联“即去已输君一着,十年前与白云游”,则是对友人的回应,暗含着对过去与友人共游云山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即使现在就要离去,也已经晚了一步,因为十年前,我们已经在云游之中享受了那份自由与快乐。
整首诗通过对比、引用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友情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动人。
水神何时生六翮,飞出双泉江练白。
平湖浸月渺无边,一笑对之成揖客。
辘轳初动晓星横,夜捲寒琼声湱湱。
千年佛殿础花乾,十亩空庭荫修柏。
问泉何事逞奇观,故向庭前作真泽。
昔年何塞今何通,泉岂有心犹拣择。
若云泉自井中来,枯甃沿山有龟拆。
如信地中泉自见,是年何须穿土脉。
幡风胥动两无凭,细诠此證归禅伯。
我方饶舌为作记,了不相干劳刻画。
寄诗更欲结茶缘,付与宗风自锤拍。
椒盘为计定春前,客里那知岁籥迁。
行路间关穿履雪,薄官羞涩看囊钱。
愧无黄帝屠苏酒,试谒渊明种秫田。
令尹可人应拍手,从教满意作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