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氛祲未全消,使者单车万里遥。
自昔长缨曾请借,即今铜柱拟重标。
阴符圯上书三卷,令甲明廷诏六条。
圣主宵衣眷南顾,舞干何日罢征苗。
夜郎氛祲未全消,使者单车万里遥。
自昔长缨曾请借,即今铜柱拟重标。
阴符圯上书三卷,令甲明廷诏六条。
圣主宵衣眷南顾,舞干何日罢征苗。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的《送侯六真侍御按黔时黔有兵事侍御兼视师之命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使者远赴万里,深入夜郎之地,肩负重任的情景。诗人在赞美使者勇敢与忠诚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安宁与和平的深切期盼。
首句“夜郎氛祲未全消”点明了当时夜郎地区局势动荡不安,充满战乱的气息。接着“使者单车万里遥”则形象地描绘了使者独自一人,驾驶着简陋的车辆,穿越万里的艰难路程,前往夜郎之地的情景。这种孤勇的精神令人敬佩。
“自昔长缨曾请借,即今铜柱拟重标”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追忆与敬仰。长缨指汉代名将李广,他曾请求借长绳以缚敌;铜柱则是指汉武帝时期在西南边疆立下的象征和平与友谊的铜柱。这两句既是对历史英雄的致敬,也是对当前使者使命的期许——希望他能像历史上的英雄一样,为国家带来和平与稳定。
“阴符圯上书三卷,令甲明廷诏六条”两句进一步赞扬了使者所肩负的重任。阴符是指古代兵书,这里比喻使者需掌握高超的军事策略;令甲和明廷诏则是指朝廷的命令和指示,意味着使者需要执行一系列具体的任务。这两句强调了使者不仅需要智慧和勇气,还需要遵循严格的指令,完成复杂的使命。
最后,“圣主宵衣眷南顾,舞干何日罢征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领导者的深深敬意和对和平的渴望。圣主宵衣,意味着君王日夜操劳,关心南方的事务;舞干,指的是战争,这里隐喻战争何时才能结束,人们何时能享受到和平的生活。整首诗通过描绘使者远行的艰辛与使命的重大,以及对和平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伤心休问,只风儿、也勾吹将人老。
刬地排空,总没些分晓。城乌去了。
又唤起、钿车声早。汉苑秦宫,千门万户,飘残多少。
古今去来如鸟。把狗屠骏市,往事都扫。
似絮羁魂,怎禁他颠倒。江南梦杳。
敢吹遍、天涯芳草。故国飘零,画船听雨,甚时重到。
鱼市笙歌,螳川灯火,又看滇海元宵。
剪剪轻风,绮罗十里香飘。
彩云影罩冰壶地,人家在、月户星桥。
恣经过、一刻千金,玉漏迢迢。
柳金梨雪催春早,叹他乡异节,回首魂销。
今夜相思、玉人何处吹箫。
锦江烟水迷归望,绿琴心愁恨慵调。
梦回时、酒醒灯昏,月转梅梢。
见梅花、一番惊感,天时人事如许。
星霜冉冉东流水,牢落少年心绪。时自语。
甚门外、风埃绿鬓生尘土。故人闲阻。
奈岁晚相思,云寒怅望,此意转凄楚。
髫年梦,俛仰巳成今古。人生几度欢聚。
故乡景物浑非旧,愁里匆匆时序。能记否。
记剪烛西窗,暝坐听风雨。春来更苦。
奈酒量微增,诗情未减,何处唤俦侣。
醮罢星坛,正华灯满架,宝炬盈盘。
高下彩霞摇曳,珠斗斓斑。黄金台殿。
光掩映、白玉雕栏。有中使、传宣丹诏。
赐臣特地来看。
感激皇恩浩荡,念几人能得,天上奇观。
况是阳春降泽,玉帝回銮。
祥光瑞色,护九重、宝月团团。
喜今年,太平嘉庆,良宵上奉宸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