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解缆。春满江南岸。灯火街头月正半。
客里年华又换。倚遍阑干影斜。行人回首天涯。
沙市桥南草色,章台寺里梅花。
扁舟解缆。春满江南岸。灯火街头月正半。
客里年华又换。倚遍阑干影斜。行人回首天涯。
沙市桥南草色,章台寺里梅花。
这首《清平乐》是明代词人杨慎所作,描绘了春天江南水乡的景色和游子的离愁别绪。"扁舟解缆"四字,形象地展现了船儿解开缆绳,准备启程的场景,透露出一种淡淡的离别之意。"春满江南岸"则点明了季节,江南的春天生机盎然,美景如画。
"灯火街头月正半",夜晚的城市灯火与半轮明月相映,营造出温馨而寂寥的氛围,暗示着词人身处异乡,面对繁华景象倍感孤独。"客里年华又换",表达出时光流转,词人在异乡又度过了一年,流露出对家乡和岁月流逝的感慨。
"倚遍阑干影斜",词人独自倚靠栏杆,身影在夕阳下拉长,显示出内心的孤寂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行人回首天涯"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思乡之情,行人的回头一望,寓意着对未知远方的迷茫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最后两句"沙市桥南草色,章台寺里梅花"以景结情,通过沙市桥边青草的翠绿和章台寺内梅花的绽放,寄托了词人对故乡景物的怀念,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无法回归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春天的景色,通过游子的视角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人生的无常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