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邵端峰方伯之山东》
《送邵端峰方伯之山东》全文
明 / 王渐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曾是君王侍从臣,石渠文藻动儒绅。

廿年湖海空馀梦,六省台垣重看人。

遥忆灵光能作赋,即看汶水更知津。

观风南国堪谁采,野史名山只自论。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渐逵所作的《送邵端峰方伯之山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邵端峰即将前往山东任职的惜别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邵端峰才华与品德的赞誉。

首联“曾是君王侍从臣,石渠文藻动儒绅。”以“曾是”二字开篇,暗示邵端峰曾经在宫廷担任要职,其文才出众,影响着文坛,赢得了儒士们的敬仰。这里运用了典故,将邵端峰比作古代的文臣,突出了他的文学成就和影响力。

颔联“廿年湖海空馀梦,六省台垣重看人。”通过“廿年”与“六省”这两个时间与空间的概念,描绘了邵端峰过去二十年漂泊江湖的生活,以及如今即将赴任新职的情景。这里的“空馀梦”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追忆,“重看人”则预示着新的开始与期待。

颈联“遥忆灵光能作赋,即看汶水更知津。”进一步赞美邵端峰的文学才华,提到他能写出如灵光般闪耀的佳作,并且暗示他如同汶水一般,不仅有深邃的内涵,还能引领他人前行。这里使用了“赋”这一古典文学体裁,强调了邵端峰在文学上的造诣。

尾联“观风南国堪谁采,野史名山只自论。”表达了对邵端峰前往山东任职的关切与祝福,认为他在南方的风土人情中能够有所发现,但真正的价值与贡献只能由他自己去评判与记录。这里暗含了对邵端峰个人品质与能力的高度信任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邵端峰过往经历、文学才华以及未来使命的描绘,既表达了深厚的友情,也展现了对友人能力与品德的充分认可。

作者介绍

王渐逵
朝代:明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猜你喜欢

旅次丹阳郡遇康侍御宣慰召募兼别岑单父

客心暮千里,回首烟花繁。

楚水渡归梦,春江连故园。

羁人怀上国,骄虏窥中原。

胡马暂为害,汉臣多负恩。

羽书昼夜飞,海内风尘昏。

双鬓日已白,孤舟心且论。

绣衣从此来,汗马宣王言。

忧愤激忠勇,悲欢动黎元。

南徐争赴难,发卒如云屯。

倚剑看太白,洗兵临海门。

故人亦沧洲,少别堪伤魂。

积翠下京口,归潮落山根。

如何天外帆,又此波上尊。

空使忆君处,莺声催泪痕。

(0)

时平后送范伦归安州

昨闻战罢图麟阁,破虏收兵卷戎幕。

沧海初看汉月明,紫微已见胡星落。

忆昔扁舟此南渡,荆棘烟尘满归路。

与君携手姑苏台,望乡一日登几回。

白云飞鸟去寂寞,吴山楚岫空崔嵬。

事往时平还旧丘,青青春草近家愁。

洛阳举目今谁在,颍水无情应自流。

吴苑西人去欲稀,留连一日空知非。

江潭岁尽愁不尽,鸿雁春归身未归。

万里遥悬帝乡忆,五年空带风尘色。

却到长安逢故人,不道姓名应不识。

(0)

同诸公袁郎中宴筵喜加章服

手诏来筵上,腰金向粉闱。

勋名传旧阁,蹈舞著新衣。

白社同游在,沧洲此会稀。

寒笳发后殿,秋草送西归。

世难常摧敌,时闲已息机。

鲁连功可让,千载一相挥。

(0)

茱萸湾北荅崔载华问

荒凉野店绝,迢遰人烟远。

苍苍古木中,多是隋家苑。

(0)

秋晴曲江望太一纳归云赋附歌

节彼南山兮人所瞻,施此云雨兮济君欲。

(0)

酒中十咏·其八酒樽

牺樽一何古,我抱期幽客。

少恐消醍醐,满拟烘琥珀。

猿窥曾扑泻,鸟蹋经攲仄。

度度醒来看,皆如死生隔。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