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中秋夜感兴·其十三》
《山中秋夜感兴·其十三》全文
明 / 王渐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六经群圣本宗元,派出新枝尽子孙。

翻笑世儒痴自异,错将苗孽作根源。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表达了对传统与创新、正统与异端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人以“六经群圣本宗元”开篇,强调了儒家经典作为中华文化根基的重要性,将其比喻为“圣人”的宗元,象征着源头与正统。

接着,“派出新枝尽子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从经典中衍生出的各种学说和思想,如同圣人之下的后代,各自发展,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景观。这既是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肯定,也暗示了不同流派之间的联系与脉络。

然而,诗人的视线并未停留在对传统的赞美上,而是转向了对“世儒”的批评。“翻笑世儒痴自异”,这里的“世儒”可能指的是那些未能正确理解或误判文化发展脉络的人,他们错误地将某些非主流的观点或新兴的思想视为“苗孽”,即认为它们是偏离正轨的异端,而忽视了这些新枝同样植根于古老的文化土壤之中,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错将苗孽作根源”则直接点明了这种误解的危害,即错误地将非主流或新生事物视为文化的源头,而忽略了真正传承自经典的正统力量。这种观点不仅割裂了历史与现实的连续性,也阻碍了文化的多元发展和创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传统与创新、正统与异端关系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盲目排外或过度推崇新潮现象的警醒。它提醒人们在面对文化多样性时,应保持开放的心态,既尊重传统,又不忽视创新的价值,从而促进文化的健康繁荣。

作者介绍

王渐逵
朝代:明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猜你喜欢

赠戴石屏

诗老相过鬓已星,吟魂未减昔年清。

挥毫不著尘埃语,尽把梅花巧琢成。

(0)

过桃川万寿宫二首·其二

瓮子洞头魂黯黯,桃川山上目悽悽。

自怜终失邯郸步,不是重来旧路迷。

(0)

过建阳范氏桂林馆见其向日娱宾亭馆已属他人诗以吊之

桂林当日如春煖,花木清妍差可款。

主人好事玉泉香,行客留题锦囊满。

桂林今日如冰寒,颓垣坏壁他人管。

穷冬莫赠范叔袍,过午谁饷子桑饭。

君不见李家偃月堂,金鱼玉佩鸣丁当。

冰山一倒扶不起,月固无恙堂已荒。

又不见董家藏金坞,翠幕珠帏贮歌舞。

谁知当时赏心事,不救后来燃脐苦。

请君听我吟桂林,悲欢成败更相寻。

人生富贵如邮传,古往今来几桂林。

(0)

多病

客问新来况,新来病更多。

忧时添老色,愠小损天和。

不梦荣华境,祇寻安乐窝。

年丰米犹贱,加饭笑廉颇。

(0)

读王伯大都承奏疏·其九

近得故人盈纸书,却将取辱笑吾徒。

世间自有可羞事,曾见欧阳责范无。

(0)

试五墨五首·其五

墨上署臣字,必曾经进来。

一年磨一寸,须作墨中魁。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