旃檀刻像今犹少,白石镌经古未曾。
归去更寻翻译寺,前山应遇雁门僧。
旃檀刻像今犹少,白石镌经古未曾。
归去更寻翻译寺,前山应遇雁门僧。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熊孺登创作的《送准上人归石经院》,通过对比旃檀刻像与白石镌经的稀有,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文化传承的重视。诗中“归去更寻翻译寺”一句,展示了准上人的学术追求和对佛法的探索,而“前山应遇雁门僧”则描绘了一种和谐的自然景象与宗教生活的交融。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蕴深长,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传达了对佛教知识传承的尊重以及对友人的送别之情。熊孺登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现实生活与精神追求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唐代山水宗教画卷。
慈宁方晓日,掖辇幸温泉。
羽骑清尘道,华旗卫御前。
九重双阙迥,三辅万家连。
葱郁东皋树,苍茫北岭烟。
问安频色喜,侍膳每心悬。
孝养尊亲重,时巡法祖虔。
村村施化溥,处处得恩先。
更虑民情隐,深惭抚八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