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赠沈孟学·其三》
《答赠沈孟学·其三》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西湖一片白云秋,影落孤山水上浮。

君自神仙谁不见,月明同在李膺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秋日的美景,以白云、孤山、湖水、月光和李膺舟为元素,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首句“西湖一片白云秋”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秋天西湖的云雾缭绕之景,给人以宁静而深远的感受。接着,“影落孤山水上浮”一句,通过“影落”与“水上浮”的动态对比,展现了湖面波光粼粼、倒影摇曳的生动画面,进一步渲染了西湖的静美与灵动。

“君自神仙谁不见”,这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沈孟学的赞美,将他比作神仙,暗示沈孟学的高尚品格和非凡才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其人格魅力的钦佩之情。最后,“月明同在李膺舟”则以李膺舟为载体,将沈孟学与诗人自己置于同一时空之下,通过共同赏月的场景,深化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友谊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西湖秋色的美丽,更蕴含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高洁人格的崇尚,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七年九月,自广陵召还,复馆于浴室东堂。八年六月,乞会稽,将去,汶公乞诗,乃复用前韵三首·其二

梦绕吴山却月廊,白梅卢橘觉犹香。

会稽且作须臾意,从此归田策最良。

(0)

和陶饮酒二十首·其十五

去乡三十年,风雨荒旧宅。

惟存一束书,寄食无定迹。

每用愧渊明,尚取禾三百。

颀然六男子,粗可传清白。

于吾岂不多,何事复叹息。

(0)

次韵王定国谢韩子华过饮

楚有孙叔敖,长城隐千里。

哀哉练裙子,负薪蹑破履。

岂无故交亲,逝去如覆水。

不如老优孟,谈笑托谐美。

世家不可恃,如倚折足几。

祥符有贤相,手握天下砥。

懿敏亦名公,三贵德爵齿。

盖棺今几日,公子谁料理。

谁要卿料理,欲说且止止。

宅相开府公,久为苍生起。

如何垂老别,冰盘馈苍耳。

亲嫌妨鹗荐,相对发微泚。

新诗如弹丸,脱手不移晷。

我亦老宾客,苦语落纨绮。

莫辞三上章,有道贫贱耻。

(0)

章钱二君见和,复次韵答之,二首·其二

分无纤手裁春胜,况有新诗点蜀酥。

醉里冰髭失缨络,梦回布被起廉隅。

君应旅睫寒生晕,我亦饥肠夜自呼。

明日南山春色动,不知谁佩紫微壶。

(0)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其三十北园

汉水巴山乐有馀,一麾从此首归途。

北园草木凭君问,许我他年作主无?

(0)

寄杨纬

家居对山木,谓是忘言伴。

去乡不能致,回顾颇自短。

谁知有杨子,磊落收百段。

拣赠最奇峰,慰我苦长叹。

连城尽如削,邃洞幽可款。

回合抱空虚,天地耸其半。

舟行因乐载,陆挈敢辞懒。

飘飘忽千里,有客来就看。

自言此地无,爱惜苦欲换。

低头笑不答,解缆风帆满。

京洛有幽居,吾将隐而玩。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