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表丈三大夫书斋》
《题表丈三大夫书斋》全文
唐 / 杨巨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盛府自莲花,群公是岁华。

兰姿丈人圃,松色大夫家。

素卷堆瑶席,朱弦映绛纱。

诗题三百首,高韵照春霞。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iǎozhàngsānshūzhāi
táng / yángyuán

shèngliánhuāqúngōngshìsuìhuá
lán姿zhàngrénsōngjiā

juànduīyáozhūxiányìngjiàngshā
shīsānbǎishǒugāoyùnzhàochūnxiá

翻译
显赫的府邸出自莲花盛开的时节,群臣正值壮年华彩
兰花的姿态在丈人的花园中展现,松树的翠色点缀着大夫的宅第
洁白的卷轴堆积如瑶池之席,红色的琴弦映衬着深红的纱帐
诗集中有三百首佳作,高尚的韵律照亮了春天的云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的豪宅和他的文化生活。"盛府自莲花,群公是岁华"表明官府之中有如同莲花般纯洁高雅的美景,而群臣聚集在此,共同庆祝时光的流逝。"兰姿丈人圃,松色大夫家"则形象地描绘了宅院中的兰花和松树,显示出主人对自然之美的品味。

"素卷堆瑶席,朱弦映绛纱"一句,通过对比鲜明的颜色和材质(白色的书卷、红色的琴弦、紫红色的织物),展现了书房内丰富的文化氛围。最后,"诗题三百首,高韵照春霞"则表达了主人在文学上的成就,能够创作出三百首诗歌,其韵味高远,如同春天的云霞一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官府生活和文化修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赞美。

作者介绍
杨巨源

杨巨源
朝代:唐   字:景山   籍贯: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   生辰:789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猜你喜欢

华山云歌

华山秋尽多晴云,蔚蓝万里铺龙鳞。

缤纷五色成锦缋,睢涣之水难具论。

平生五岳恣游眺,海外屡屡驰飙轮。

求如此云不易得,奇丽直欲无朝昏。

有时散作千万叠,下映林木殷朱匀。

山家看云结茅屋,此竟不愿王公闻。

凤城双阙蕴佳气,宠蔼霞照何氤氲。

应龙鸱吻每遮护,隐拒下界窥天根。

荀卿作赋昧揣称,太史奏瑞空斑■。

何如野观得萧散,荫及艰难行路人。

因时洒润或致雨,莲华净洗无纤尘。

巫山神妾安足拟,高卧合结陈抟邻。

(0)

新年次东坡韵·其二

群公皆有托,吾痗独何之。

狐兔方连社,鹪鹩此一枝。

春生中酒夜,梦到挂冠时。

犹鼓残年兴,新诗诵与儿。

(0)

长山道中

东风吹客倦,振策更山行。

入谷已残照,离家尚几程。

乱云穿马足,流水杂车声。

犹听城钟起,回看古堞平。

(0)

拟陆士龙为顾彦先赠妇往返四首次原韵·其四

星辰烂繁辉,云霞发奇观。

弱柳媚朝曦,芳葩摇春晏。

京洛何煌煌,都人自粲粲。

凤柱戛鸣筝,鹍弦起清弹。

联娟约修眉,跌宕攘皓腕。

自非秉金坚,畴能导冰散。

遥想艳阳辰,笑语切河汉。

闷瞀守深闼,对镜独铭赞。

蓬首孰为容,铅华几日焕。

无倚蕙兰芳,忍弃菅蒯贱。

(0)

答文子静

唱后巴歌更楚骚,海门东望涉惊涛。

他时忆我西窗话,满树梅花霜月高。

(0)

梦湘校试通州卷用东坡监试韵赋诗见示倒韵和之

疏室过清风,午梦初回枕。

失笑少年事,欲语口还噤。

束发受章句,眼光入椠锓。

偶弄嫫母姿,爱者忘陋寝。

堂上诸公坐,暗中摸谢沈。

染指天家庖,自许精调饪。

后生思大嚼,过屠来密谂。

函人耻为函,察革视其朕。

奸者侈异服,吾道悲左衽。

泮林十亩地,鸱鸮来集椹。

云中鸟乱群,渊底鱼惊淰。

积阴塞大荒,不寒思之凛。

嗟子刷天马,故步愁踔踸。

水剪双玉瞳,净洗砂石碜。

我为老弃妇,不堪再裹锦。

痛哉卢瑑言,此日霖何甚。

定当置高阁,十羽束为审。

爱兰必锄艾,披麻时见荏。

班固眼如豆,人物混九品。

铁点史公书,佳者拾馀沈。

此语起公兴,斗酒快一饮。

人才荒年谷,储之岁必稔。

逸士涧底松,郁之天所禀。

八百尽孤寒,日思发帝廪。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