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切切正吹裳,送子河桥不尽觞。
黄叶坠阶时听雨,敝裘当晓欲沾裳。
旌门九月寒沙屦,猎火千山入野桑。
莫道边庭前路隔,马蹄行处是渔阳。
西风切切正吹裳,送子河桥不尽觞。
黄叶坠阶时听雨,敝裘当晓欲沾裳。
旌门九月寒沙屦,猎火千山入野桑。
莫道边庭前路隔,马蹄行处是渔阳。
这首明代邢侗的《秋日送郭氏甥之白檀塞》描绘了秋季送别的情景。首句“西风切切正吹裳”以秋风的凄凉和冷峭渲染离别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对亲人的不舍。次句“送子河桥不尽觞”写在河桥上设宴饯行,酒水不断,表达了深深的惜别之情。
“黄叶坠阶时听雨”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伤感,黄叶飘落与秋雨声交织,增添了离别的悲凉。接下来,“敝裘当晓欲沾裳”描述了诗人自己穿着破旧的皮衣,清晨醒来衣衫已湿,流露出对亲人的牵挂和自己的落寞。
“旌门九月寒沙屦”写出了边塞的艰苦环境,九月的寒风中,郭氏甥穿着简陋的鞋子,显示出旅途的艰辛。最后一句“猎火千山入野桑”以猎火照亮夜色,暗示着郭氏甥即将踏入未知的边疆,而“马蹄行处是渔阳”则点出目的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期待和对亲人的祝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秋天送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郭氏甥的关怀与祝愿,以及对边关生活的想象和感慨。
不见梁王旧吹台,年来愁眼向谁开。
求贤廊庙无虚日,报国涓尘自乏才。
直指漫能迎櫑具,永怀宁敢咏金罍。
相看鬓发霜千丈,自视文章水一杯。
晚岁可怜神气索,故人犹寄好诗来。
追还正始真堪喜,突过黄初岂易陪。
婉娈也知能度曲,葡萄应已酿新醅。
何时东阁容惊坐,一日那辞一百回。
黠虏狂谋犯泗滨,胁从太半是吾人。
且将戈戟歼蛇豕,会把衣裳易介鳞。
河洛至今思帝德,云龙行见会王春。
汉官仪物都如旧,混一车书万国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