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无长物,微躯日日新。
敢云悲薄命,常得近文人。
用舍凭斯世,裁成赖此身。
年年烽火报,喜不事风尘。
自是无长物,微躯日日新。
敢云悲薄命,常得近文人。
用舍凭斯世,裁成赖此身。
年年烽火报,喜不事风尘。
这首诗《纸刀》由明代诗人何绛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反思与对文人交往的珍视。
首句“自是无长物”,诗人自省,认为自己并无过多的物质追求,保持了内心的纯净与简单。接着,“微躯日日新”则表明诗人注重个人精神的成长与进步,每日都力求自我更新,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敢云悲薄命,常得近文人。”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命运的淡然态度和对文人交往的渴望与满足。他并不因自己的命运而感到悲哀,反而珍惜与文人的交流,从中获得精神的滋养与快乐。
“用舍凭斯世,裁成赖此身。”诗人在此强调了社会环境和个人能力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个人的价值实现和成就,既依赖于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也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与才华。这体现了诗人对个人与社会互动的深刻理解。
最后,“年年烽火报,喜不事风尘。”在描述了个人成长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后,诗人又将视角转向国家与和平的主题。他以“烽火”象征战争与动荡,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同时,“喜不事风尘”则表明诗人希望远离战乱,过上安宁的生活,体现了他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安定的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反思、对文人交往的珍视以及对国家和平的向往,展现了其独特的生命哲学和人文关怀。
能为万物宾,天下安敢臣。
奈何不祥器,而称君子人。
以兵强天下,荆棘满其身。
胜人虽有力,杀人人岂亲。将欲亲之,必与之邻。
将欲邻之,必使其均。将欲均之,必与同贫。
无争之宝,时解众颦。无名之璞,我将独珍。
天之大象,与世俱屯。国之利器,非我得陈。
天大王大,宜子宜民。王与天合,如露如春。
天下之性,如车有轮。知足知止,非义非仁。
无为无欲,谁喜谁嗔。无为而物归,天下何可违。
无欲而人静,天下终自定。
细雨浥韶光,丝丝天外飏。
抽添生意急,点注化工忙。
入夜无声远,行春有脚长。
晓风扶气力,云岫几苍茫。
烟渍还流碧,寒深欲坠霜。
遥从他树杪,飞入我庭廊。
润草开微嫩,经花出暗芳。
因依多袅娜,潇洒异轻狂。
慰帖幽人意,牵连久客肠。
洗心依淡泊,谁肯赋凄凉。
阿骨打取阿疏城,按出虎源金号成。
混江赭马随鞭指,朔土黄龙次第平。
山北谁容辽假息,南侵岂俟宋渝盟。
乞买方图分道入,徽钦已驾北辕行。
立楚立齐仍册宋,熙炀继暴岂能撄。
吴山立马人何在,乌禄来燕众始生。
自璟及珣根渐拨,沙虎翻来铁木旌。
三十七辆和林道,五百馀人血泪盈。
当年宋室何如此,守绪辞汴合禁声。
蔡州枉就承麟烬,黑水空辜负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