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溪桥上,南畦看稻还。
解襟聊濯足,对影暂开颜。
群动无时息,几人如我闲。
独行还独坐,凉月上东山。
昨夜溪桥上,南畦看稻还。
解襟聊濯足,对影暂开颜。
群动无时息,几人如我闲。
独行还独坐,凉月上东山。
这首明代诗人石沆的《溪边》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闲适的画面。首句“昨夜溪桥上”,点明时间是夜晚,地点在溪边的小桥,诗人在此停留。接着,“南畦看稻还”写诗人深夜归来,特意去南边的稻田查看稻谷,流露出他对农事的关心和劳作后的满足。
“解襟聊濯足”描绘了诗人解开衣襟,让双脚浸入溪水中的轻松举动,这不仅是舒缓疲劳,也是对自然的亲近和享受。他对着自己的影子“对影暂开颜”,表现出孤独中的一丝自得其乐。
“群动无时息”暗示着周围生物都在忙碌,只有诗人独自悠闲,形成鲜明对比。“几人如我闲”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闲暇的难得,表达出诗人对当下生活的满足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最后两句“独行还独坐,凉月上东山”以景结情,诗人独自漫步又静坐,抬头看见清凉的月光升起,映照着东山,营造出一种孤寂而静美的意境,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夜晚在溪边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深沉思。
声病消磨只古文,诸儒经术斗纷纭。
不知旧学都无用,犹把新书强欲分。
老病心情愁见敌,少年词气动干云。
搜贤报国吾何敢,欲补空疏但有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