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群峰带鹤汀,水添夜雨芷蒲青。
展书每向船头读,风外沙鸥亦惯听。
隔岸群峰带鹤汀,水添夜雨芷蒲青。
展书每向船头读,风外沙鸥亦惯听。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画面。"隔岸群峰带鹤汀",诗人以富有诗意的语言勾勒出远处山峰倒映在水面上,伴随着白鹤栖息的沙洲,展现出山水之间的和谐与生机。"水添夜雨芷蒲青",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雨水滋润着菖蒲,使得它们的颜色更加鲜明,透露出自然的清新气息。
"展书每向船头读",诗人身处舟中,借着船头的微光阅读书籍,这种情境体现了他的闲适和对知识的追求。"风外沙鸥亦惯听",最后一句以沙鸥为衬托,说明诗人读书的声音如此悠扬,连飞翔的鸥鸟都习以为常,仿佛它们也被书香所吸引,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趣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水画卷,同时融入了诗人个人的生活情趣,展现了明代文人雅士的闲逸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
独荐因公道,孤寒去若何。
遥装行李少,近事祖筵多。
小雪飘嵩岳,微冰结汴河。
归来乘驷马,林下愿重过。
至道不在言,至言不在舌。
在琴复在诗,谅唯君子别。
侯门戟森森,中有野人谒。
非趋势利场,慕彼仁义辙。
此去几迟留,忽焉还岁月。
孤心伤欲摧,冻足涩如折。
离声无歌钟,行色有霜雪。
去矣当复来,琴弦未欲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