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书斋对短檠,无聊还自说平生。
茶虽多饮诗仍俗,酒可消愁器易盈。
痛到齿牙经岁月,疾成疯癣验阴晴。
不堪回首惟衰老,怕听堂前哭泣声。
寂寞书斋对短檠,无聊还自说平生。
茶虽多饮诗仍俗,酒可消愁器易盈。
痛到齿牙经岁月,疾成疯癣验阴晴。
不堪回首惟衰老,怕听堂前哭泣声。
此诗《灯下书怀》由清代诗人张玉墀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活哲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深沉。
首句“寂寞书斋对短檠”,以“短檠”这一古代读书人常用的油灯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简陋而孤寂的读书环境,暗示了诗人身处的环境与心境的相似——孤独与寂寞。接下来,“无聊还自说平生”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内心状态,他试图在自我对话中寻找慰藉,却只能在回忆中找寻一丝温暖。
“茶虽多饮诗仍俗,酒可消愁器易盈”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揭示了诗人对于物质享受的反思。茶与酒,本是人们用来消遣、抒发情感的常见方式,但在诗人看来,即使频繁饮用,也无法改变诗歌的俗气,而酒虽能暂时缓解愁绪,但器具的满溢却也象征着情感的无处安放和生活的沉重。
“痛到齿牙经岁月,疾成疯癣验阴晴”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个人经历与自然界的阴晴变化相联系,暗示了人生的苦难与命运的不可预测性。牙齿的疼痛与疾病的发作,都是岁月无情的见证,而这些痛苦的体验,如同天气的变化,无法预知也无法控制。
最后,“不堪回首惟衰老,怕听堂前哭泣声”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与对家庭的牵挂。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过去的回忆变得愈发沉重,尤其是害怕听到家中亲人的哭泣声,这既是对衰老的无奈,也是对亲情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捕捉与情感的深度挖掘,展现了诗人面对孤独、衰老、疾病等人生困境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是清代文人心境与智慧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