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自晴山上雨,林深苔滑流石乳。
杖藜拨云云不开,洞口老猿作人语。
忽闻天际一钟鸣,隔水苍茫寻涧户。
山下自晴山上雨,林深苔滑流石乳。
杖藜拨云云不开,洞口老猿作人语。
忽闻天际一钟鸣,隔水苍茫寻涧户。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施闰章在庐山遭遇雨中的独特体验。首句“山下自晴山上雨”运用对比手法,形象地表现出山间天气的差异,山下晴朗,山上却风雨交加。接着,“林深苔滑流石乳”描绘了雨后湿润环境下的景致,林木深处湿滑,石头上滴落的水珠凝聚成乳白色,增添了神秘感。
“杖藜拨云云不开”写诗人手持藜杖,试图拨开云雾探寻前方,但云雾缭绕,难以穿透,暗示了探索的艰难和未知的深邃。随后,“洞口老猿作人语”则以拟人手法,借老猿的叫声仿佛人在说话,增添了山中生活的荒寂与奇异。
最后两句“忽闻天际一钟鸣,隔水苍茫寻涧户”,诗人被远处传来的钟声吸引,声音穿透云雾,带来一丝人间的气息。他循着钟声,越过溪流,寻找声音的来源,展现出诗人的好奇心和对自然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庐山雨中的自然景象以及诗人的心境,富有意境和韵味。
华胥氏之国,可以卜吾居。
无怀氏之民,可以为吾友。
眼如岩电不看人,腹似鸱夷惟贮酒。
周公礼乐寂不传,司马兵法亡亦久。
赖有神农之学存至今,扶犁近可师野叟。
粗缯大布以禦冬,黄粱黑黍身自舂。
园畦剪韭胜肉美,社瓮拨醅如粥醲。
安得天下常年丰,老死不见传边烽。
利名画断莫挂口,子孙世作稽山农。
吾州山水西州冠,正欠雄楼并杰观。
奇峰秀岭待弹压,明月清风须判断。
三峨旧不到郡斋,创为诗人供几案。
烟云舒卷水墨图,草木青红锦绣段。
一时冠盖共登临,百年父老俱惊惋。
萦回舞袖试弓弯,宛转歌声学珠贯。
佳人蜂蝶争绕鬓,上客龙蛇看挥翰。
寓公虽作一月留,梅发东湖归思乱。
儿戏聊成此段奇,陈迹应留后人叹。
明朝艇子溯平羌,却伴谪仙游汗漫。
偶驾鸡栖送客行,迢迢十里出关城。
谁知小市萧条处,剩有丰年笑语声。
聊借野风吹醉颊,更凭陂水濯尘缨。
故庐想见春回近,邻曲家家已遍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