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蹇轩裳客,栖迟云水乡。
寻僧参半偈,采药试新方。
合眼棋枰侧,高眠酒瓮旁。
能閒有今日,始觉旧时忙。
偃蹇轩裳客,栖迟云水乡。
寻僧参半偈,采药试新方。
合眼棋枰侧,高眠酒瓮旁。
能閒有今日,始觉旧时忙。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士的生活状态,充满了淡泊与宁静的气息。诗人通过“偃蹇轩裳客,栖迟云水乡”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这位远离尘嚣、寄情山水的隐者形象。他不再为官场的繁杂事务所累,而是选择在云雾缭绕的山水间寻找心灵的栖息之地。
接下来,“寻僧参半偈,采药试新方”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这位隐者的生活情趣。他与僧侣交流佛法,探讨人生哲理;同时,他还亲自采摘草药,尝试新的药方,体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合眼棋枰侧,高眠酒瓮旁”则描绘了他在闲暇时光里享受围棋的乐趣和沉醉于美酒的惬意。这两句不仅展现了他生活中的轻松与自在,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最后,“能閒有今日,始觉旧时忙”表达了诗人对于当下悠闲生活的珍惜,以及对过去忙碌生活的反思。他意识到,只有在放下世俗的束缚后,才能真正体验到生活的真谛和内心的平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
忆昔少年来问道,恭逢名硕聚一堂。
空林歌声裂金石,德音孔昭奏宫商。
转眼韶光三十载,可堪耆旧半消亡。
岩头只见白云飞,巍巍古道成榛荒。
今年天气倍清明,虚堂秋色来萧爽。
赖有济济诸年少,閒将疑义共欣赏。
一木岂能支大厦,愧我无端成独往。
但使耳根声不断,不嫌孤峰独拍掌。
君不见老僧凿石寄岩阿,朝朝苾刍念弥陀。
吾侪空负缨冠志,竟将岁月苦蹉跎。
夜来检点平生事,俯仰先贤愧已多。
寄语同心齐努力,莫将古洞挂薜萝。
昔云大隐隐城市,我今小隐隐招提。
招提半在山之曲、水之涯。
识破万事等浮沤,残生从此托一枝。
忆昔射策黄金榜,英风凛凛逼斗维。
誓策功勋报天子,笑杀管晏何卑卑。
于今老去岩壑里,日月不居双鬓丝。
床头一剑蒯缑尽,闻鸡起问夜何其。
壮心只今己销磨,侧足空门有所思。
半榻时枉明月照,短衣不禁松风吹。
野僧终日问姓字,笑指白云莽莽垂。
我生无姓亦无字,迹遍名山号无为。
有时散发解天韬,有时放歌和天倪。
有时醉酌花间酒,有时閒题壁上诗。
无修无證亦无持,但教名姓不出山,那管世人知不知。
归善杨少宰,卓哉百世贤。
一从观化后,南望几呜咽。
挺然赖夫君,研易续新编。
易道通三才,谁能得其全。
明珠并瓦砾,随地有真诠。
达者须识取,一勺即深泉。
矫揉非大道,神圣以天然。
寄语会心人,素琴本无弦。
丁郎皎皎玉为姿,灵輀忍睹赴郊圻。
斯人厌世一何蚤,斯世可无宁馨儿。
克孝两亲悌厥长,肯忘根本伤同枝。
若兄先去悲无歇,镕金为主相奉持。
锦袭真容时左右,千里间关不暂遗。
嗟余平生罕窥此,何不住世挽风靡。
谁不孝悌本至性,谁将此道不陵夷。
尔可赎兮我身百,伤怀为尔泣涟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