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明月无尽藏,千秋公物何拘方。
高阁之中非享帚,高阁之外随探囊。
乍思玉局赋赤壁,又若青莲歌襄阳。
咄哉无逸是我所,安能效彼恒徜徉。
清风明月无尽藏,千秋公物何拘方。
高阁之中非享帚,高阁之外随探囊。
乍思玉局赋赤壁,又若青莲歌襄阳。
咄哉无逸是我所,安能效彼恒徜徉。
这首诗《无边风月之阁》是清代诗人弘历所作。诗中以“无边风月”为题,描绘了一座阁楼内与外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清风明月无尽藏”,开篇即以清风明月象征着美好与无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接着“千秋公物何拘方”,则进一步阐述了自然之美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态度。
“高阁之中非享帚,高阁之外随探囊”两句,通过对比高阁内外的不同景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高阁之内,或许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而高阁之外,则可能代表外界的诱惑与挑战。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独立的追求,也反映了其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妥协。
接下来的“乍思玉局赋赤壁,又若青莲歌襄阳”,运用典故,将诗人思绪带入历史与文学的广阔天地。玉局、赤壁、青莲、襄阳,这些地名与人物,分别与苏轼、杜牧、李白等文人墨客相关联,象征着诗人对古代文人风骨的向往与共鸣。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最后,“咄哉无逸是我所,安能效彼恒徜徉”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与不羁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束缚的不满。诗人似乎在说:“这是我的选择,我无法像他人一样总是徘徊于安逸之中。”这种决绝的态度,展现了诗人坚定的个性与独立的人格魅力。
综上所述,《无边风月之阁》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与内心情感的诗歌,更是诗人对自由、独立与理想生活的一种向往与追求的表达。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巧妙的对比,弘历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有深邃哲理又充满诗意的世界。
泛舟上梅根,落帆过秋浦。
澄江千里匹练长,两岸青山送柔橹。
空冥忽敛一片霞,须臾吐出九莲华。
终南女几尽无色,玉镜潭空摇碧沙。
东望蛾眉亭,五云生采石。
犹似当年宫锦袍,醉曳峰头扫秋色。
大江日夜空际流,李白祠前猿狖愁。
惟有含情万古月,长挂城东秋浦楼。
十年不到横江路,九子苍苍想如故。
芳洲已荒罗隐宅,杏花飞尽铜陵树。
壶中我自有九华,玉女窗明启朱户。
太平太守惜罢官,欲往寻之江水寒。
试借琴高双赤鲤,寄书牛渚上头看。
徐公弃故侯,短褐自锄圃。
秋光满城北,花药映竹户。
零露湿盘盂,粤重压如雨。
晨晖玉四照,黄珥抱日吐。
因怜晚秋妍,为探清霜嫌。
城中好事家,种菊纷可数。
一顾尽无色,众芳谁舆伍。
从公乞数英,伴我琴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