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湿苔深,风飘絮弱,芳情句起多少。
色相先空,根芽易断,暗逐游丝低袅。
化作巫云去,只凉夜,明蟾相照。
锴疑荷锸,人来青山,一醉同倒。犹记当年玉貌。
怎燕支褪尽,愁共春杳。
缘了三生,妆销半面,还向雕栏凭吊。
环佩归何处,歌楚些、料难招到。
幻影模黏,懊侬描上图槁。
雨湿苔深,风飘絮弱,芳情句起多少。
色相先空,根芽易断,暗逐游丝低袅。
化作巫云去,只凉夜,明蟾相照。
锴疑荷锸,人来青山,一醉同倒。犹记当年玉貌。
怎燕支褪尽,愁共春杳。
缘了三生,妆销半面,还向雕栏凭吊。
环佩归何处,歌楚些、料难招到。
幻影模黏,懊侬描上图槁。
这首《探春慢·花魂》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花落之景,充满了哀婉与思恋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将自然界的变迁与人生的无常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雨湿苔深,风飘絮弱”,开篇即以雨湿苔藓、风吹柳絮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凄迷的氛围,预示着春日即将逝去的哀愁。“色相先空,根芽易断”,进一步点明了生命的短暂与脆弱,花开花落,如同梦幻泡影,转瞬即逝。“化作巫云去,只凉夜,明蟾相照”,花魂化为云雾,虽孤独却仍有一轮明月相伴,暗示了即使生命消逝,也总有某种形式的存在与慰藉。
“锴疑荷锸,人来青山,一醉同倒”,借古人埋葬的场景,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缅怀与哀悼,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生死的豁达。“犹记当年玉貌,怎燕支褪尽,愁共春杳”,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感叹岁月无情,红颜易老,春光易逝。“缘了三生,妆销半面,还向雕栏凭吊”,通过“三生石”与“半面妆”的典故,表达了对前世因缘的追忆与不舍,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深深怀念。
“环佩归何处,歌楚些、料难招到”,以楚辞中的“楚些”之歌,表达对逝去美好事物的呼唤与追寻,但又深知无法挽回,充满了无奈与哀伤。“幻影模黏,懊侬描上图稿”,最后以幻影与图稿的比喻,揭示了生命与记忆之间的关系,即使一切终将化为虚无,但那份情感与记忆,却如同烙印一般,永远镌刻在心中。
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对花落春逝的描绘,展现了对生命、爱情、时间等永恒主题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叹,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感悟。
碧绿丹黄,偷花俊眼天生就。
伯劳何处,更解避、艳装红袖。
款款池心轻点,水面添微皱。莲叶底、乍无还有。
引纤手。便待与、风流蛱蝶,都当作、花儿绣。
香囊诗袋,尽施展、聪明手。
绣到叠飞双逐,羞涩停良久。金针上、一线春情透。
贵且富,万事足,行年忽忽三十六。
清风清,明月明,清风明月,于我如有情。
全真道士黄云谷,画我仍为道人服。
上清冠,怡妙颜,飘然凌霞,倒影不复还。
蓬莱岛,生芝草,万劫无人盗。
御罡风,乘飞龙,紫鸶翱翔,左右双玉童。
执圭中立天仙戒,瘦骨峻嶒心自在。
意生身,无边春,游戏恒河,沙数世界尘。
尺幅传神,真实相、都成故纸。
何代物、当时画者,本无名字。
法外觅心吾丧我,水中见影同耶异。
弄沧浪、冷眼看轻鸥,西来意。谁对朕,浑不识。
凡与圣,平等知。待虚空打破,法门不二。
精进不随帆柁转,逍遥独立风波地。
赚憨奴、五十五牧钱,真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