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寺里竹千头,曲榭回廊旧日游。
别后梅花应自发,壁间诗草属谁收。
忆看远岫开飞阁,曾吊荒宫上小丘。
白首思归形梦想,封书惆怅问南洲。
天王寺里竹千头,曲榭回廊旧日游。
别后梅花应自发,壁间诗草属谁收。
忆看远岫开飞阁,曾吊荒宫上小丘。
白首思归形梦想,封书惆怅问南洲。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所作的《病中怀吴中诸寺七首》之五,题为“天王寺寄南洲”。文徵明以病中之感,回忆往昔在天王寺的游历,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感慨。
首句“天王寺里竹千头”,描绘了天王寺内竹林茂盛的景象,竹子之多,仿佛有千头之多,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曲榭回廊旧日游”一句,将读者带入了诗人曾经在寺中漫步、游玩的情境,流露出对过往时光的留恋。
“别后梅花应自发,壁间诗草属谁收。”这两句通过梅花的自然生长与诗人笔下诗句的留存,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消散。梅花在别后依然开放,象征着自然界的永恒,而诗人曾经创作的诗句却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遗忘,隐含着对个人创作价值的反思。
“忆看远岫开飞阁,曾吊荒宫上小丘。”这两句回忆了诗人曾经观赏远处山峰,建造高阁,以及探访废弃宫殿的经历,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和历史遗迹的热爱与敬仰。
最后,“白首思归形梦想,封书惆怅问南洲。”表达了诗人年老时对归乡的渴望,以及面对现实无法实现这一愿望的无奈与忧伤。他通过写信的方式,向远方的友人倾诉心中的思念与哀愁,希望能够得到慰藉。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天王寺及其周边景物的回忆,抒发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自然与历史的感慨,以及对晚年生活的思考与向往。
吁嗟乎中谷把吾书,以归来兮于焉以读。
谷之阳兮云之麓,峰盘盘兮石如玉。
我居孔幽兮翳彼嘉木,遐思古人兮言抽其椟。
载咏载歌以悦我心,白云在天清风满林。
世昧昧以去古兮,礼乐散而莫寻。
探禹穴之窅窅兮,望龙门之高深。
林有鸟兮溪有鱼,尔飞尔潜兮我读我书。
以卷兮以舒,乐哉弗谖兮山中之居。
谁能筑亭向青山,我欲憩之开苦颜。
谁能筑亭面流水,我欲因之洗尘耳。
江南万里秋冥冥,往有胜处无佳亭。
画船神消越湖白,快马目断淮云青。
筠州之山蔚霞绮,碧落仙人洞天里。
罗君家住碧落西,百尺修亭水边起。
我行叹息思见之,人言此亭多胜奇。
凫鹥不隔紫荷叶,翡翠只在青杨枝。
秋来七八月,月出凤山时。
坐石弄清景,调笙咏新诗。
时来凭高一起舞,剑影下射青玻瓈。
又如三月春,有风从东来。
红花照绿水,白雪飞苍苔。
酒酣四顾仰空笑,但见紫翠纷崔嵬。
城中匝地誇豪富,复閤重甍閟烟雾。
谁能载酒日论诗,学似君家筑亭住。
我家寄在快阁傍,门前江水春云长。
绿萝间维艓子静,蓬蒿不剪柴门荒。
闻君临碧亭,喜赋碧落歌。
故园寂寞不归去,奈尔临碧秋风何。
《临碧亭歌》【明·刘崧】谁能筑亭向青山,我欲憩之开苦颜。谁能筑亭面流水,我欲因之洗尘耳。江南万里秋冥冥,往有胜处无佳亭。画船神消越湖白,快马目断淮云青。筠州之山蔚霞绮,碧落仙人洞天里。罗君家住碧落西,百尺修亭水边起。我行叹息思见之,人言此亭多胜奇。凫鹥不隔紫荷叶,翡翠只在青杨枝。秋来七八月,月出凤山时。坐石弄清景,调笙咏新诗。时来凭高一起舞,剑影下射青玻瓈。又如三月春,有风从东来。红花照绿水,白雪飞苍苔。酒酣四顾仰空笑,但见紫翠纷崔嵬。城中匝地誇豪富,复閤重甍閟烟雾。谁能载酒日论诗,学似君家筑亭住。我家寄在快阁傍,门前江水春云长。绿萝间维艓子静,蓬蒿不剪柴门荒。闻君临碧亭,喜赋碧落歌。故园寂寞不归去,奈尔临碧秋风何。
https://shici.929r.com/shici/b7KfdLG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