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洞庭野,往事付行云。
乐奏思黄帝,珠寒讶鄂君。
朝廷用儒术,兵甲洗妖氛。
好在胸中策,堂堂整六军。
重来洞庭野,往事付行云。
乐奏思黄帝,珠寒讶鄂君。
朝廷用儒术,兵甲洗妖氛。
好在胸中策,堂堂整六军。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游洞庭湖时的情景和内心世界。开篇“重来洞庭野,往事付行云”表达了对过往美好记忆的追怀与放弃,而这些感慨随着流动的云烟渐渐消散。
接下来的“乐奏思黄帝,珠寒讶鄂君”则是诗人在音乐的伴奏下,回想起远古的圣明君主黄帝,以及历史上的一位名将鄂君,这不仅显示了诗人的文化素养,也反映出他对历史的敬仰和怀念。
“朝廷用儒术,兵甲洗妖氛”一句,揭示了当时社会背景,朝廷推崇儒家思想,并且通过军事手段消除社会上的不良因素,恢复秩序。这里的“儒术”代表了一种理想中的政治与道德规范,而“兵甲洗妖氛”则是对当时社会动荡局势的一种处理方式。
最后,“好在胸中策,堂堂整六军”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自信和对未来有序组织能力的期待。这里的“胸中策”意味着深思熟虑的计划,而“堂堂整六军”则象征了一种井然有序、充满力量的军事组织状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历史人物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病卧江村不厌深,貂裘无奈晓寒侵。
非贤那畏蛇年至,多难却愁人日阴。
袅袅孤云生翠壁,霏霏急雪洒青林。
一盂饭罢无馀事,坐看生台下冻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