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昨慈恩登绝顶,今朝眼界更分明。
飞檐高泻银河水,隔岸遥传宝铎声。
翥凤呈辉看欲下,浔龙露角望尤勍。
凌风好向蓬莱去,一片香云绕足生。
忆昨慈恩登绝顶,今朝眼界更分明。
飞檐高泻银河水,隔岸遥传宝铎声。
翥凤呈辉看欲下,浔龙露角望尤勍。
凌风好向蓬莱去,一片香云绕足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登山者在登顶后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深刻体验。诗人通过“忆昨慈恩登绝顶”开篇,表达了对往昔攀登之举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超越世俗、达到心灵净化的过程。
“今朝眼界更分明”则是说经过昨日的攀登,今天诗人对于世界的看法更加清晰了。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精神上的觉醒或顿悟。
接下来的“飞檐高泻银河水,隔岸遥传宝铃声”描绘了一幅仙境图画。飞檐指的是山峰间耸立的建筑物,如寺庙塔院之类,而“高泻银河水”则是对天空中银河(即银河、牛郎织女故事中的“河”)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人造景观交融的美好感受。隔岸传来的宝铃声,更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翥凤呈辉看欲下,浔龙露角望尤勍”中的翥凤是指凤凰一类的神鸟,而浔龙则隐喻着山峰的蜿蜒曲折。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高远之境与神秘力量的向往。
最后,“凌风好向蓬莱去,一片香云绕足生”中,蓬莱是传说中的仙岛,诗人表达了想要乘风破浪、前往理想之地的愿望。而一片香云绕足,则让人联想到仙境中祥瑞氛围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神话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高尚的主题。同时,诗中的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是宋代词风的一种体现,透露出作者孙应凤深厚的文学功底与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