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到层轩眼为宽,诸峰还得雨中看。
岚光照座苍翠出,寺影拂波金碧寒。
诗兴岂妨随望极,秋声不柰起愁端。
相逢莫怪无樽酒,秀色崔嵬尚可餐。
君到层轩眼为宽,诸峰还得雨中看。
岚光照座苍翠出,寺影拂波金碧寒。
诗兴岂妨随望极,秋声不柰起愁端。
相逢莫怪无樽酒,秀色崔嵬尚可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元吉所作的《次韵王亚之来过横碧》。诗人以热情洋溢的笔触描绘了来访者在横碧山中的所见所感。"君到层轩眼为宽",写出了友人登高望远,视野顿时开阔,心情也随之舒畅。"诸峰还得雨中看",进一步强调了雨后山景的清新与韵味。
"岚光照座苍翠出,寺影拂波金碧寒",这两句通过光影和色彩的对比,展现出山间雾气缭绕,寺庙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显得宁静而神秘。"诗兴岂妨随望极",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欣赏美景,激发了创作的灵感。
"秋声不奈起愁端",虽然秋意引发了一丝淡淡的哀愁,但诗人并未沉浸其中,反而借景抒怀,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最后,"相逢莫怪无樽酒,秀色崔嵬尚可餐",诗人以秀美的景色代替美酒,邀请友人共享这自然的盛宴,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水之美,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
秋崖一段清,秋水暗生池。
眼力所尽处,不特宋玉悲。
化工尔许巧,閒花糁枯枝。
凉生细细吐,月缓重重垂。
但恨古之人,未能铸好辞。
从叟悲秋语,如石不可移。
独爱白乐天,酌酒细吟诗。
渐喜无人听,格外只自知。
游山苦无侣,独行亦自佳。
不羡篮舆稳,软草供蒲鞋。
小僧倚门问,客从何处来。
长啸不复答,露坐面山隈。
往谒玉岩翁,缟衣绝纤埃。
祠宫蔽风雨,碑碣荒莓苔。
四山壮幽閒,百感撄我怀。
先生竟何之,山猿朝夕哀。
出处非有意,于道相萦回。
翁看岭表人,白骨漫成堆。
所见明且哲,屡表乞归骸。
伫立三太息,归思落日催。
闻薰风南来时,和赃捉获。
向树倒藤枯处,覆水难收。
勘破元禅,楪子饤底青虾蟆。
脱得圆悟,胸次用底活马骝。
横三尺竹篦,气索列祖。翻四河雄辩,贯通九流。
薄四海内外,罔不中伤。旷百世上下,其谁与俦。
区区作是说者,如一尘之微,又何能重轻乎山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