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剔银灯》
《剔银灯》全文
元 / 王哲   形式: 词  词牌: 剔银镫

今与重添惺惺。只是那亘初元性。

急急修持,盈盈圆满,子细剔开周正。通玄传令。

炼煅出、自然清静。一颗明珠堪敬。就上揩磨精莹。

不则本师,三真共至,更有虚空贤圣。齐来俱庆。

这仙子、此中前定。

(0)
鉴赏

这首元代王哲的《剔银灯》是一首禅宗风格的词,以修行为主题,表达了对内心纯净和精神提升的追求。"今与重添惺惺",意指此时此刻,修行者的心灵更加清醒,对道的理解更为深刻。"亘初元性",指的是宇宙初始的本性,强调回归本源。"急急修持,盈盈圆满",强调修行要迅速而坚定,追求心灵的圆满。

"子细剔开周正",细致地清理内心的杂质,使之端正无偏。"通玄传令",通过深入领悟玄妙的教义,传达清净之理。"炼煅出、自然清静",经过修炼,达到内心的自然平静。"一颗明珠堪敬",比喻修行者的心如明珠般珍贵,需要精心呵护。

"就上揩磨精莹",进一步提升心性的光辉,使之更加明亮。"不则本师,三真共至",如果不遵循师训,真正的智慧和真理将一同显现。"更有虚空贤圣",连虚空中的圣贤也会赞赏这种修行境界。"齐来俱庆",众人都会为这种成就感到欢喜。

"这仙子、此中前定",暗示修行者的成就如同仙子般超凡,这是他修行道路上早就注定的结果。整首词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满了禅意,体现了作者对修行道路的执着和追求。

作者介绍
王哲

王哲
朝代:元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猜你喜欢

十月十五夜落月

凄清月色无今古,寂寞人间有死生。

雾阁云窗忽今夕,祇将涕泪送西倾。

(0)

无题

人生不满百,常为千岁计。

图利与求名,昂昂争意气。

昼营夜复思,顾恐力弗至。

一旦寿命终,万事皆委弃。

卓哉陶靖节,不为世故累。

解印归柴桑,清风满天地。

樽中幸有酒,自酌还自醉。

借问寰中人,谁能会此意。

(0)

滇春好.寄李南夫、钱节夫、毛东镇

滇春好,韶景媚游人。

拾翠东郊风袅袅,采芳南浦水鳞鳞。能不忆滇春。

滇春好,百卉让山茶。

海上千株光照水,城西十里煖烘霞。能不忆滇花。

滇春好,翠袖拂云和。

雅淡梳妆堪入画,等闲言语胜听歌。能不忆滇娥。

滇春好,最忆海边楼。

渔火夜星明北渚,酒旗风影荡东流。早晚复同游。

(0)

清源山

名山近在城东道,隔年游兴今朝果。

不乘肩舆不跨马,病馀一试腰脚好。

山花含笑谷鸟啼,引人步步登天梯。

不知置身高几许,渐觉对面紫帽低。

半山亭子一回首,俯视孤城大于斗。

城中双塔笔露尖,城下长江一线走。

更行更高喜欲狂,眼底直欲穷蛮荒。

越王一去二千载,当年驻马知何方?

却寻裴公尸解处,烟霞古洞黄冠住。

炉香飘出石门来,时有游人占梦去。

神仙有无我不知,榕根小憩亦支颐。

一杯山茶解我渴,使我两腋清风吹。

更登绝顶望沧海,云涛浩渺家何在?

乘风我欲便东归,惆怅故乡人事改。

搔首峰头泪满巾,何时海底更扬尘?

朗吟飞下千峰去,故国江山愁杀人。

(0)

次宋伯循见示秋收后作韵·其一

此老居山岂为耕,外人刚道一廛氓。

延年合药仙方古,永日横经易学明。

放犊径中苔任满,种鱼池底水教平。

喜闻早遂农家愿,南亩东阡颇有成。

(0)

浣溪沙

一卷离骚一卷经。十年心事十年灯。

芭蕉叶上几秋声。

欲哭不成还强笑,讳愁无奈学忘情。

误人犹是说聪明。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