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间五架草堂新,数卷图书一病身。
静似放参居士室,闲如墐户辍耕民。
浣花杜叟曾题字,垂柳陶家旧卜邻。
不为薄今偏爱古,南村已少素心人。
三间五架草堂新,数卷图书一病身。
静似放参居士室,闲如墐户辍耕民。
浣花杜叟曾题字,垂柳陶家旧卜邻。
不为薄今偏爱古,南村已少素心人。
这首明代诗人钱谦贞的《怀古堂夏日漫兴八首(其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闲适的夏日生活画面。首句“三间五架草堂新”,简洁地勾勒出一座简朴的新建草屋,显示出主人的淡泊与雅致。次句“数卷图书一病身”,则透露出主人公以书为伴,略带病态的生活状态,流露出他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现实的超脱。
第三句“静似放参居士室”借用佛教术语,暗示堂内环境清幽,仿佛是隐士的居所,充满了禅意。第四句“闲如墐户辍耕民”进一步强调了主人的闲适,如同农夫在农忙季节暂停劳作,享受片刻的宁静。
第五、六句“浣花杜叟曾题字,垂柳陶家旧卜邻”通过提及杜甫和陶渊明两位古代文人,表达了诗人对先贤的敬仰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不为薄今偏爱古,南村已少素心人”表达了诗人对现代社会的感慨,他更倾心于古人的风雅,惋惜当今能保持淳朴之心的人越来越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怀古为主题,通过描绘草堂生活和对古人风范的追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传统美德的坚守。
白头岁月赞嬴踦,悔尽生平羽猎词。
生晚有天皆可问,处卑无地竟何悲。
周郎年少虚优世,姚合老人能咏诗。
饯尽流光足珍惜,庭阶花影日南移。
朝来不合闻乡语,顿触羁心变酸楚。
怪底多时赤火云,团团只照东南土。
客言来从故乡时,故乡农病嗟难支。
螟蟊遍野苗立尽,白画耕父行郊逵。
去年苗槁十存一,旱更兼蜚那堪说。
闻道蝗飞不渡江,于今遍地同虮虱。
连翅接尾不计千,冲过巨浪浮成国。
中逢芦洲忽飞散,顷刻千亩无芦田。
区区之苗讵禁啖,此物于人定何憾。
怪事惊呼百岁翁,东南何事遭天厌。
客请收泪无沾巾,听我一语为分陈。
我曹生世良幸耳,太平之日为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