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来不合闻乡语,顿触羁心变酸楚。
怪底多时赤火云,团团只照东南土。
客言来从故乡时,故乡农病嗟难支。
螟蟊遍野苗立尽,白画耕父行郊逵。
去年苗槁十存一,旱更兼蜚那堪说。
闻道蝗飞不渡江,于今遍地同虮虱。
连翅接尾不计千,冲过巨浪浮成国。
中逢芦洲忽飞散,顷刻千亩无芦田。
区区之苗讵禁啖,此物于人定何憾。
怪事惊呼百岁翁,东南何事遭天厌。
客请收泪无沾巾,听我一语为分陈。
我曹生世良幸耳,太平之日为饿民。
朝来不合闻乡语,顿触羁心变酸楚。
怪底多时赤火云,团团只照东南土。
客言来从故乡时,故乡农病嗟难支。
螟蟊遍野苗立尽,白画耕父行郊逵。
去年苗槁十存一,旱更兼蜚那堪说。
闻道蝗飞不渡江,于今遍地同虮虱。
连翅接尾不计千,冲过巨浪浮成国。
中逢芦洲忽飞散,顷刻千亩无芦田。
区区之苗讵禁啖,此物于人定何憾。
怪事惊呼百岁翁,东南何事遭天厌。
客请收泪无沾巾,听我一语为分陈。
我曹生世良幸耳,太平之日为饿民。
这首诗名为《朝来》,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早晨听到乡音,触动了思乡之情,引发了内心的酸楚。接着,诗人通过客人的叙述,了解到故乡的农民因病而难以支撑,农田遭受螟蟊的危害,庄稼几乎全部枯竭。去年的干旱已经让作物损失惨重,再加上蝗虫灾害,情况更加严峻。诗中描述了蝗虫数量众多,如同成群的虮虱,它们不仅冲过巨浪,还使得大片的芦苇田消失无踪。庄稼在这些灾害面前显得极其脆弱,无法抵挡虫害的侵袭。最后,诗人感慨于这种怪异现象对百岁老人的震撼,并表达了对东南地区遭遇天灾的同情。同时,诗人也借机表达了自己的庆幸,庆幸自己生活在太平时代,尽管如此,仍有许多人因饥饿而挣扎。整首诗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虎臣真矫矫,将军岭南张。
只手撑乾坤,半壁坚金汤。
一朝落陷阱,命尽鼓不扬。
战马失主归,悲鸣春草凉。
云车逐风马,披发叩九阊。
自愿为厉鬼,随众扫欃枪。
天子亦震惊,览表泪浪浪。
申甫期复生,宣力为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