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咽新声,知有林间鸣鹤警;
苍生怀旧泽,何堪天上大星沉。
白露咽新声,知有林间鸣鹤警;
苍生怀旧泽,何堪天上大星沉。
这首挽联以哀婉之笔,悼念六安杨志信先生,其情感深沉,寓意深远。
“白露咽新声”,白露初降,秋意渐浓,新声低回,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愁。此处以自然景象起兴,暗喻逝者生命的终结,以及生者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知有林间鸣鹤警”,林间的鹤鸣,本是自然界中寻常的声响,但在这种情境下,却显得格外凄厉,如同警报,提醒着人们生命的脆弱和无常。鹤鸣之声,既是对逝者的哀悼,也隐含着对生者警醒的意味。
“苍生怀旧泽”,“苍生”泛指广大民众,“旧泽”则指逝者留下的恩泽与美德。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逝者品德与功绩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其对社会、对人民所做出贡献的感激之情。
“何堪天上大星沉”,“大星”在这里象征逝者,比喻其如天空中的明星般璀璨,照亮了他人的人生道路。然而,当这颗“大星”陨落时,人们不禁感叹,如何能承受这样的损失?此句表达了对逝者离世的极度悲痛与不舍,同时也流露出对逝者影响深远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挽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象征手法的运用,深刻地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与怀念,以及对其生前贡献的肯定与敬仰。
龙光转迟轨,虬影布清阴。
凉飔落高树,侧翠分遥岑。
爰言徙幽几,于以开烦襟。
九皋有奇羽,几岁伴鸣琴。
开笼悦客到,拍手谐主心。
初飞薄穹汉,再戢下疏林。
晴涛乍激发,寂籁何萧森。
乐奏云和曲,幡移宝盖临。
振奋霜翎展,蹁跹玉爪侵。
丹砂回九转,轮毂匝千寻。
临霞衣拟彩,映日背横金。
星转双晴丽,簪垂独啄沉。
八风羞祝态,九舞协韶音。
阖辟随伸缩,低昂类纵擒。
云翔原应节,子和识知音。
忆昔成胎化,昂藏异众禽。
燕鹰摩太液,凤翼浣清浔。
紫盖翱翔旧,青田预养深。
岂羡乘轩贵,还期入帐钦。
舒迟方得所,真乐岂能禁。
仙衣卷雾,旭日升霞,楼台暖色重重。
流艳潮妆,锦帏紧护东风。
书花试烦纤手,是江郎、彩笔初逢。
题句在,写此情深处,未觉春浓。
一笑前溪回顾,问洛阳鹃语,光景匆匆。
垂首雕阑,空余泪洗芳红。
依约梦阑蝶意,殢枕香、仍恋欢丛。
人事远,盼行云、长驻翠蓬。
金粉池台,好风光、无端为谁分了。
判雨判晴,匀暖匀寒,商过短长昏晓。
卖花声向重帘听,刚一半、春魂惊觉。
镜华满、妆蛾晕窄,两边谁扫。客燕将愁乍到。
知百五芳韶,去来多少。
几度看春,也似中年,何况绿窗人老。
赋情别有闲桃李,空流怨、江南残调。
料鶗鴂、秋心隔年又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