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泽芳菲尽,啼痕作露华。
薤非长命草,萱是断肠花。
风树无多地,泉台自一家。
双鸾生死孝,总欲殉黄沙。
手泽芳菲尽,啼痕作露华。
薤非长命草,萱是断肠花。
风树无多地,泉台自一家。
双鸾生死孝,总欲殉黄沙。
这首诗《哀述(其六)》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情感深沉,表达了对亡者的哀思与悼念。
首句“手泽芳菲尽”,以“手泽”比喻逝者留下的痕迹或影响,暗示逝者已离世,其生前的痕迹和影响也随之消失,留下的是无尽的空虚与怀念。
“啼痕作露华”一句,以“啼痕”象征逝者生前的泪水,将之比作清晨的露珠,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之情。
“薤非长命草,萱是断肠花”运用了两个典故,薤草常用来比喻短命之人,萱花则常被用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两句话通过对比,强调了逝者的短暂与生命的脆弱,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
“风树无多地,泉台自一家”中,“风树”可能是指逝者生前喜爱的树木,而“泉台”则是指阴间,这里表达了对逝者所在之地的想象,以及对逝者安息的祝愿。
“双鸾生死孝,总欲殉黄沙”以“双鸾”象征夫妻或情侣间的深情厚谊,表达了即使面对生死离别,也愿意为对方牺牲一切的决心,展现了深厚的爱情与忠诚。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和典故,深刻地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与怀念,以及对生死离别的感慨,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君不见南阳菊水流浩浩,饮之令人长寿考。
又不见青城枸杞龙蛇形,其人往往多长生。
乃知草朩有灵气,能与短世制颓龄。
君看张家世寿堂,奕世载德应寿昌。
山川清晖近交映,高曾白发遥相望。
堂中老仙年九十,云雾衣裳冰玉质。
把笔犹堪细字书,上马不用旁人掖。
门前肃肃来轩车,堂上列坐讲唐虞。
心将造物寄游衍,道与行云时卷舒。
问君何由乃能尔,玉立扬休有令子。
买臣富贵已专城,鲁侯归来还燕喜。
流根之泽深无期,既有孙子能书诗。
人间共爱德星聚,天上宁无太史知。
彼美堂兮深且古,彼美人兮才甚武。
愿持斯道寿国脉,万岁千秋奉明主。
《世寿堂歌》【明·释妙声】君不见南阳菊水流浩浩,饮之令人长寿考。又不见青城枸杞龙蛇形,其人往往多长生。乃知草朩有灵气,能与短世制颓龄。君看张家世寿堂,奕世载德应寿昌。山川清晖近交映,高曾白发遥相望。堂中老仙年九十,云雾衣裳冰玉质。把笔犹堪细字书,上马不用旁人掖。门前肃肃来轩车,堂上列坐讲唐虞。心将造物寄游衍,道与行云时卷舒。问君何由乃能尔,玉立扬休有令子。买臣富贵已专城,鲁侯归来还燕喜。流根之泽深无期,既有孙子能书诗。人间共爱德星聚,天上宁无太史知。彼美堂兮深且古,彼美人兮才甚武。愿持斯道寿国脉,万岁千秋奉明主。
https://shici.929r.com/shici/EYrUBQ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