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微,帘影晓。庭院深沉,宝鼎余香枭。
浓睡不堪闻语鸟。情逐梨云,梦入青春杳。
海棠阴,杨柳杪。疏雨寒烟,似我愁多少。
谁唱竹枝声缭绕。□□临风,自诉东风早。
月光微,帘影晓。庭院深沉,宝鼎余香枭。
浓睡不堪闻语鸟。情逐梨云,梦入青春杳。
海棠阴,杨柳杪。疏雨寒烟,似我愁多少。
谁唱竹枝声缭绕。□□临风,自诉东风早。
这首元代张玉娘的《苏幕遮·春晓》描绘了一幅清幽而感伤的春日晨景。开篇“月光微,帘影晓”,以月色和窗帘缝隙中透出的晨曦,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庭院深沉,宝鼎余香枭",进一步渲染了庭院的静谧与沉寂,暗示着夜的余韵和早春的气息。
"浓睡不堪闻语鸟",诗人通过鸟儿的鸣叫,微妙地传达出主人公的慵懒和对春日喧闹的敏感。"情逐梨云,梦入青春杳",梨花如云,梦境飘渺,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追寻和对青春流逝的感慨。
下片转而描绘室外景象,“海棠阴,杨柳杪”,海棠树下,柳梢头,细雨蒙蒙,烟雾迷蒙,如同诗人的愁绪般缠绵。“疏雨寒烟”四字,既写实又寓情,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绪巧妙融合。"似我愁多少",诗人将自己的情感投射于这烟雨之中,感叹其愁绪之深。
最后两句“谁唱竹枝声缭绕,□□临风,自诉东风早”,以竹枝词的旋律和春风的轻拂,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待,仿佛那歌声和春风都在诉说着早春的到来,也暗示着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春晓景色,借景抒情,展现了元代文人对生活琐事与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
深宫高楼入紫清,金作蛟龙盘绣楹。
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
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
因出天池泛蓬语,楼船蹙沓波浪惊。
三千双蛾献歌笑,挝钟考鼓宫殿倾,万姓聚舞歌太平。
我无为,人自宁。
三十六帝欲相迎,仙人飘翩下云輧。
帝不去,留镐京。安能为轩辕,独往入窅冥。
小臣拜献南山寿,陛下万古垂鸿名。
日暖鸳鸯拍浪春,蒹葭浦际聚青蘋。
若论来往乡心切,须是烟波岛上人。
解巾行作吏,尊酒谢离居。
修竹含清景,华池澹碧虚。
地将幽兴惬,人与旧游疏。
林下纷相送,多逢长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