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赋十二首·其七》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赋十二首·其七》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草制无知傅伯寿,问诗不答陈傅良。

王淮林栗胡纮辈,仲尼日月曾何伤。

(0)
翻译
草制的无知者傅伯寿,问他诗歌他却不回答陈傅良。
像王淮、林栗这样的官员,还有胡纮等人,孔子的光芒对他们又有什么损害呢?
注释
草制:比喻地位低微或能力不足的人。
傅伯寿:未详,可能是诗中虚构的人物。
问诗:询问诗歌之事。
陈傅良:可能是一位诗人或者文学人物,但具体身份未知。
王淮:历史上的南宋官员。
林栗:南宋官员,与王淮同朝代。
胡纮:南宋官员,与前两者同为同一时期的人物。
仲尼:孔子的别称。
日月:比喻孔子的智慧和影响力。
曾何伤:有何妨害,表示孔子的光芒并未影响他们。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阅读历代伟人传记时的感慨之作。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学养与情怀。

"草制无知傅伯寿,问诗不答陈傅良。"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仰望与自谦。"草制"比喻自己知识浅薄,如同草制之物简单粗糙;"傅伯寿"和"陈傅良"是古代的贤士,诗人自比为不如他们,连问诗都感到惭愧,不敢妄言。

"王淮林栗胡纮辈,仲尼日月曾何伤。"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与无奈。"王淮林栗胡纮辈"都是古代的名士,他们的学问与品德如同星辰般璀璨,诗人自觉难以企及;"仲尼"即孔子,被尊为圣人,"日月曾何伤"则是说连时间和自然界也未能损害他的智慧和教诲。

整首诗通过对比自己的渺小与古代贤达的崇高,抒发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沉痛的自省。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文化传承的尊重与无限景仰。这不仅是一种学术上的追求,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寄托。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四月晦日早自石桥北度安济桥入史局马上口号

街树葱茏晓雨收,官河相近御沟流。

帝城不是多尘土,直住诗人到白头。

(0)

送王君实西台御史·其四

樊川韦曲称閒情,卉木林泉画不成。

毕竟高明挂霄汉,终南峻岭渭流清。

(0)

次韵苏伯修侍御樊川游春·其一

霄汉春深鬓有华,离愁望眼一时赊。

裁诗不待灞桥雪,醉酒莫嗔韦曲花。

渭北树阴晴䨴郁,终南云气暮周遮。

帝城咫尺居庸翠,谁道痴呆不念家。

(0)

寅卿赵柱野宅上对水仙花·其一

对此清芬梅作侣,水晶为骨玉为神。

凌波欲溯银河上,暂向人间度几春。

(0)

送大行李浔江使齐归省·其三

经年列馆帝城东,日日郊游引辔同。

醉里忽闻歌别调,愁看芳草向春风。

(0)

赠郭锦衣跃泉·其二

池馆楼台帝里东,锦袍初赐五花红。

三千珠履同瑶席,醉里时闻长乐钟。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