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制无知傅伯寿,问诗不答陈傅良。
王淮林栗胡纮辈,仲尼日月曾何伤。
草制无知傅伯寿,问诗不答陈傅良。
王淮林栗胡纮辈,仲尼日月曾何伤。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阅读历代伟人传记时的感慨之作。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学养与情怀。
"草制无知傅伯寿,问诗不答陈傅良。"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仰望与自谦。"草制"比喻自己知识浅薄,如同草制之物简单粗糙;"傅伯寿"和"陈傅良"是古代的贤士,诗人自比为不如他们,连问诗都感到惭愧,不敢妄言。
"王淮林栗胡纮辈,仲尼日月曾何伤。"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与无奈。"王淮林栗胡纮辈"都是古代的名士,他们的学问与品德如同星辰般璀璨,诗人自觉难以企及;"仲尼"即孔子,被尊为圣人,"日月曾何伤"则是说连时间和自然界也未能损害他的智慧和教诲。
整首诗通过对比自己的渺小与古代贤达的崇高,抒发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沉痛的自省。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文化传承的尊重与无限景仰。这不仅是一种学术上的追求,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