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西园集,联裾蜀国英。
为君聊置醴,念我昔专城。
丽句皆新意,高谈多故情。
报君虽拙陋,所应在同声。
今日西园集,联裾蜀国英。
为君聊置醴,念我昔专城。
丽句皆新意,高谈多故情。
报君虽拙陋,所应在同声。
这首诗是宋代文彦博在九月十日西园聚会时所作,以答谢范内翰、李紫微等诸公的雅章惠赠。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聚会场景的描绘。
首句“今日西园集”,点明了聚会的地点和时间,营造出一种欢聚一堂的氛围。“联裾蜀国英”则赞美了与会者的才华横溢,如同蜀地的英杰一般。接下来,“为君聊置醴,念我昔专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与思念,同时透露出聚会的目的是为了相互慰藉与交流。
“丽句皆新意,高谈多故情”是对聚会中诗歌创作和交谈的描述,强调了大家在聚会中的创造力和情感交流。最后,“报君虽拙陋,所应在同声”一句,既谦虚地表明了自己的才疏学浅,又表达了与友人共鸣的心愿,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共同的价值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聚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文化氛围,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的作品。
落日下清江,怅望阁道晚。
人言玉笥更奇绝,漳口停舟路非远。
肩舆取径沿村落,心目先驰嫌足缓。
山昏欲就云储眠,疏林月色与风泉。
梦魂忽忽到真境,侵晓遁迹来洞天。
洞天非人世,予亦非世人。
当年曾此寄一迹,屈指忽复三千春。
岩头坐石剥落尽,手种松柏枯龙鳞。
三十六峰仅如旧,涧谷渐改溪流新。
空中仙乐风吹断,化为鼓角惊风尘。
风尘惨淡半天地,何当一扫还吾真?
从行诸生骇吾说,问我恐是兹山神。
君不见广成子,高卧崆峒长不死。
到今一万八千年,阳明真人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