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戊申除夕》
《戊申除夕》全文
清 / 张问陶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还乡待明年,饯岁惟欲速。

耳闻腊鼓鸣,心已复邦族。

土风重守岁,红炉暖茅屋。

阑底腊猪肥,瓮中家酿熟。

承欢聚庭帏,属餍到僮仆。

巷北闻呼卢,市南或徵逐。

灯火乱前街,儿童欢似鹿。

邑小人声杂,达晨不肯宿。

萧然坐孤馆,骨肉谁在目。

遥知天则同,可叹地难缩。

薄醉早登床,人海惊我独。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国传统节日——除夕夜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家庭团聚氛围和地方特色。诗人张问陶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返乡过年的期待与喜悦,以及与家人共度佳节的温馨场景。

首句“还乡待明年,饯岁惟欲速”表达了诗人对回家过年的急切心情,渴望尽快结束一年的忙碌,与家人团聚。接着,“耳闻腊鼓鸣,心已复邦族”通过听闻腊月的鼓声,内心便充满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土风重守岁,红炉暖茅屋”描绘了乡村过年的习俗,人们围坐在温暖的火炉旁,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接下来的“阑底腊猪肥,瓮中家酿熟”,通过食物的丰盛,展现了家的温馨与满足感。

“承欢聚庭帏,属餍到僮仆”描述了家庭成员齐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的场景,连仆人都能感受到这份幸福。而“巷北闻呼卢,市南或徵逐”则展示了邻里间的欢乐与热闹,即使在市井之中也能感受到节日的气氛。

“灯火乱前街,儿童欢似鹿”生动地描绘了孩子们在灯火辉煌的街道上欢腾跳跃的场景,充满了童真与活力。最后,“邑小人声杂,达晨不肯宿”说明了小镇上的居民们彻夜狂欢,直到清晨仍不愿离去。

“萧然坐孤馆,骨肉谁在目”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时的孤独感,与家人相隔千里,只能在心中怀念。然而,“遥知天则同,可叹地难缩”又体现了诗人对天地间亲情的坚信,尽管距离遥远,但亲情是无法被空间所限制的。

“薄醉早登床,人海惊我独”则是诗人酒后归寝,却因意识到自己身处人海之中,感到格外孤单。整首诗通过丰富的细节描绘,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家庭温情、地方风俗和诗人的情感世界,是一幅生动的除夕夜画卷。

作者介绍
张问陶

张问陶
朝代:清   字:仲冶   生辰:1764—1814

张问陶(1764—1814),字仲冶,一字柳门,号船山、蜀山老猿,清四川遂宁人。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因故乡四川遂宁城郊有一座孤绝秀美的小山,形如船,名船山,便自号船山,亦称“老船”。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曾任翰林院检讨、江南道监察御史、吏部郎中。后出任山东莱州知府,后辞官寓居苏州虎邱山塘。
猜你喜欢

凤山云啸

巍峰巀嶭晓风轻,似凤骞腾挹太清。

应候玉音谐律本,昌时灵质象阳精。

朱光映日来丹穴,彩翼乘风集紫庭。

岭海由来多鸑鷟,凌云长啸兆文明。

(0)

涉县山署两宿留待张行人·其二

山色垆烟昼不分,官衙无事坐氤氲。

谁知周道倭迟客,犹得清吟弄白云。

(0)

西湖十咏·其九雷峰夕照

丹崖翠壁出浮暑,倒映湖光入画图。

任说雨晴无不好,何如返照望西湖。

(0)

木芙蓉

晓妆初绾玉笼纱,渐映朝阳绚彩霞。

任说夹城香十里,何如湘岸一枝斜。

(0)

唐操江落花诗三十首李临淮先有属和余兴不自已遂悉次其韵·其六六鱼

锦障雕阑宴赏馀,山家犹是看花初。

合欢酒仗诗为妁,擘柳风前雨已疏。

士女穿林攀惋惜,游人归骑踏踟蹰。

登楼更送遥遥望,无数春愁一啸舒。

(0)

唐操江落花诗三十首李临淮先有属和余兴不自已遂悉次其韵·其五五微

春尽閒庭昼掩扉,海棠零落杏花飞。

殿前班女朝辞辇,宫里秦王夜捲衣。

未免欢场终一别,祇怜飘处不同归。

芳魂愿化相思树,连理连枝近日辉。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