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妆初绾玉笼纱,渐映朝阳绚彩霞。
任说夹城香十里,何如湘岸一枝斜。
晓妆初绾玉笼纱,渐映朝阳绚彩霞。
任说夹城香十里,何如湘岸一枝斜。
这首诗描绘了木芙蓉在晨光中的美丽景象。首句“晓妆初绾玉笼纱”,以“晓妆”比喻木芙蓉在清晨的露水和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新脱俗,如同女子精心打扮后的容颜,用“玉笼纱”来形容其轻盈与纯净,营造出一种清雅的氛围。
接着,“渐映朝阳绚彩霞”一句,生动地展现了木芙蓉在朝阳的照射下,色彩斑斓,如同天边绚烂的彩霞,进一步强调了其色彩的丰富与美丽。通过“渐映”二字,不仅描绘了光线逐渐增强的过程,也暗示了木芙蓉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色彩愈发鲜明夺目。
后两句“任说夹城香十里,何如湘岸一枝斜”,则从嗅觉和视觉的角度进一步赞美了木芙蓉的独特魅力。前半句“任说夹城香十里”运用夸张手法,形容木芙蓉的香气浓郁,即使在十里之外也能闻到,突出了其芳香四溢的特点。后半句“何如湘岸一枝斜”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木芙蓉独特姿态的喜爱,相较于广为人知的十里花香,更欣赏其在湘岸斜逸的姿态,展现出一种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木芙蓉在不同感官体验下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更传达了诗人对其内在品质的赞赏,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草径盘纡入废园,涨馀野水有残痕。
新蒲漫漫藏孤艇,茂树阴阴失近村。
拄杖敲门求小憩,老盆盛酒泻微浑。
兴阑却觅桥边路,数点归鸦已带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