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收京》
《收京》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复道收京邑,兼闻杀犬戎。

衣冠却扈从,车架已还宫。

克复成如此,安危在数公。

莫令回首地,恸哭起悲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ōujīng
táng /

dàoshōujīngjiānwénshāquǎnróng
guānquècóngchējiàháigōng

chéngānwēizàishùgōng
lìnghuíshǒutòngbēifēng

注释
复道:指连接宫殿的通道。
京邑:京城。
杀犬戎:杀死敌军领袖。
衣冠:官员们的服饰,代指官员。
扈从:随从护卫。
车架:皇帝的车驾。
克复:攻克、收复。
数公:少数关键人物。
回首地:令人回忆的地方。
恸哭:悲痛的哭泣。
翻译
宫殿复道收纳了京城,听说还杀了敌军首领。
官员贵族们跟随归来,皇家车辆已经返回皇宫。
攻克如此顺利,国家安危全系于几位关键人物。
切勿让悲伤之地再回首,哭泣声将引发哀痛之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收复失地、恢复秩序的情景。"复道收京邑,兼闻杀犬戎"表明军队重返都城,并且听说敌人已经被击败,形象地用“犬戎”来比喻敌人的凶猛与野蛮。"衣冠却扈从,车架已还宫"则显示出朝廷官员和百姓纷纷跟随军队回到都城,甚至连用于运输的车辆也已经归还宫中。

紧接着的"克复成如此,安危在数公"一句透露出收复失地虽然成功,但国家的安全与危机仍然取决于几个关键人物的决策。这不仅反映出战争的严峻性,也揭示了权力集中导致的政治脆弱性。

最后两句"莫令回首地,恸哭起悲风"则是诗人对读者的告诫,不要让过去的痛苦和失败再次引发悲伤,要坚强面对现实,继续前行。这也许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心态,以及人们对于未来命运的担忧。

杜甫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他深厚的历史感和政治敏锐,还体现了他对国家兴衰、民生疾苦的关怀。通过这短短几句话,读者可以感受到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氛围,以及诗人对于内战后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八月九日醉书·其十六

坐看凉月下疏棂,有客凭阑醉不胜。

独喜小童知句涩,屡将新火为添灯。

(0)

涵碧亭八咏·其七夕照鸢飞

斜阳过亭西,纵目随所适。

何处一鸢来,飞飞破晴碧。

(0)

涵碧亭八咏·其六松径秋声

四山黄落时,夹路松涛起。

中含太古声,能清管弦耳。

(0)

登多景楼

黯黯江云结暮阴,江楼高处一登临。

山根乱雪来双橹,天外遥青出寸岑。

归去已惭陶令赋,醉中偏爱颖师琴。

鲥鱼竹笋江南路,幸及霜毛未满簪。

(0)

辞朝出城借宿清化寺

早脱朝簪出帝城,喜分禅榻坐深更。

便疑身在山中住,追笑诗从马上成。

把钓未应归计拙,照人偏爱佛灯明。

枕酣一夜清无梦,蕉鹿当年亦浪惊。

(0)

中和堂为无锡医官华汝清赋

锡山老人山泽臞,遗墨重此崆峒朱。

流风已是百年事,妙旨不殊三字符。

藓花一庭秋雨涩,杏林绕屋春阴敷。

凭将架上溯洄语,坐愧寰中章句儒。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