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山老人山泽臞,遗墨重此崆峒朱。
流风已是百年事,妙旨不殊三字符。
藓花一庭秋雨涩,杏林绕屋春阴敷。
凭将架上溯洄语,坐愧寰中章句儒。
锡山老人山泽臞,遗墨重此崆峒朱。
流风已是百年事,妙旨不殊三字符。
藓花一庭秋雨涩,杏林绕屋春阴敷。
凭将架上溯洄语,坐愧寰中章句儒。
这首明代诗人程敏政的《中和堂为无锡医官华汝清赋》描绘了一位名叫锡山老人的隐逸之士,他身居山泽,生活简朴,却珍视着崆峒朱色的墨宝。诗中提到的"流风"暗示了老人的传统风尚已历百年,但其艺术精髓与古代经典并无二致。"藓花一庭秋雨涩"描绘了秋雨中的庭园景象,而"杏林绕屋春阴敷"则寓言医者仁心如杏林春意盎然。最后,诗人感慨自己在书架前聆听老人的智慧言语,深感自愧不如,作为世间研习文章的儒者,未能达到老人的境界。整首诗赞美了老人的学识与人品,也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敬仰。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