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国深图治,郎官早见亲。
每膺前席夜,曾属后车尘。
种竹思仪凤,将书究获麟。
忧时生白发,迥比向来新。
相国深图治,郎官早见亲。
每膺前席夜,曾属后车尘。
种竹思仪凤,将书究获麟。
忧时生白发,迥比向来新。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汪广洋所作的和诗,题目为《和主敬陶员外诗韵》。从内容上看,诗中表达了对国家治理者的深深敬意和对其治国方略的认可。"相国深图治"赞扬了相国(可能指当时的宰相或重要官员)深思熟虑、致力于国家的安定和发展。"郎官早见亲"则暗示了这位官员在早期就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和亲近。
"每膺前席夜"描绘了相国常常被召见于深夜,参与国家的重要决策,显示出其地位之高和责任之重。"曾属后车尘"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影响力,言其出行时连后车扬起的尘土都引人注目。
"种竹思仪凤"运用象征手法,以竹子的挺拔寓意人才的清高,仪凤则代表贤良的君主,表达出对相国期望能辅佐明君的愿望。"将书究获麟"借典故表达对学问和智慧的追求,期待他能像古人那样因学识而受到赞誉。
最后两句"忧时生白发,迥比向来新",揭示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以及这种忧虑使他过早地生出了白发。与过去相比,这种忧虑显得更为深切,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关切。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和描绘相国的政绩和抱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者的敬仰和对时局的忧虑,展现了明朝士人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情怀。
新词授我,讶笔端出没,蛟泅龙洑。
直得苏家读史法,把酒灯前豪读。
如此佳人,平生觅句,定耻双眉蹙。
嵚崎历落,笑他周柳轻俗。
自愧兴寄颓然,声如秦缶,那得同哀玉。
笔纵不停文不点,只是枚皋拙速。
何似君家,临风振响,韵胜丝兼竹。
老夫辟舍,合居季野牛屋。
华披秀振,羡词成星子,琅玕十幅。
还似楚骚传屈子,句里龙堂鳞屋。
削迹艰虞,擅场风雅,未遣中书秃。
何须哀怨,国香合在幽谷。
黄九秦七虽能,那如坡老,豪气尤堪掬。
侬向欢场歌苦调,终类季疵击木。
画壁垆头,题巾酒次,此事推君独。
穿云裂石,好将配入豪竹。
银汉期犹渺。讶今朝、人间牛女,桥成何早。
妙誉天人三妹擅,前度刘郎还晓。
那待得、秋风吹到。
试向玉卮娘子问,也低头、无语微微笑。
应听取,郎君了。佳期择向朱明好。
正薰风、荷香兰气,洞房清窅。
隔巷停车知不事,咫尺仙源非杳。
易盼到、麻姑仙爪。
闺里青山原解画,描新眉、莫遣新人恼。
须摹下,张家稿。
萼绿华羞,杜若香妒,阿谁得并琼颜。
怅惘秾春,了似不相关。
风前亸态嗔人调,却帐底、回身惜夜阑。
此意惟侬心解,转复怜卿情重,并日寻欢。
芍药花开,何计重盘桓。
金猊抱炭连心热,奈玉虎、牵丝比泪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