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数年来聋耳聩,可将社酒便能医。
一心更愿清盲了,免见豪家小马儿。
十数年来聋耳聩,可将社酒便能医。
一心更愿清盲了,免见豪家小马儿。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杨尚书所作,名为《与高氏子》。诗中的前两句“十数年来聴耳聩,可将社酒便能医。”表达了作者长时间的耳疾已经痊愈,并且认为可以通过参加社交宴饮来治愈这样的病症。这里的“聴耳聩”指的是听力减退或失聪,而“社酒”则是古代乡村集体聚会时所饮用的酒,象征着亲民和谐的社会关系。
后两句“一心更愿清盲了,免见豪家小马儿。”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另一种愿望,即希望自己能够视而不见,避免看到那些富贵之家的炫耀与比试。在这里,“清盲”意味着视力减退或失明,而“豪家小马儿”象征着权贵家族的骄奢和高傲。诗人通过这种表达,流露出对现实社会中不平等现象的无奈与厌恶。
整首诗通过耳聋和目盲两个层面,展现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逃避心理,同时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在面对社会现实时所持有的复杂情感。
海郎山色倚巉岩,山半灵湫映晓岚。
公主旧台余翠岫,神女新祠傍绿潭。
神女婵娟艳瑶彩,霏烟曳月迷年载。
怨入青蛾忆汉宫,魂依白鹤长辽海。
含睇凝情不可亲,乘风飒飒如有人。
虚无琼佩空山雨,杳渺鸾骖绝岛云。
和亲当日悲登陇,遗恨千秋尘澒洞。
宝镜何时别紫阍,玉衣无处寻青冢。
松花柽叶小祠荒,穗帐无人春日长。
鸦翅发垂宫样髻,虎章腰结羽人妆。
香粉长筵醉芳醑,巫女如花下灵语。
踏露时闻石马嘶,腾波自共冰姨舞。
一曲迎神芦管愁,年年赛火海东头。
望乡莫更歌《黄鹤》,红粉魂归塞雨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