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色斜阳下,来过古瓦官。
勇如骠骑少,痴似虎头难。
梵响流空寂,松声覆殿寒。
逍遥能解否,试问道林看。
江色斜阳下,来过古瓦官。
勇如骠骑少,痴似虎头难。
梵响流空寂,松声覆殿寒。
逍遥能解否,试问道林看。
这首诗描绘了夕阳映照下的江面与瓦官寺的景象,诗人以历史上的名将骠骑将军和猛兽虎头作比,展现出瓦官寺僧侣的英勇与痴心于佛法的特质。寺庙内梵音回荡,空灵寂静,松涛声覆盖着殿堂,带来一股清冷之感。诗人借此环境,询问是否能在这样的逍遥境界中找到解脱之道,暗示对佛教智慧的探求。整体上,这首诗寓情于景,借瓦官寺的宁静氛围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和禅修的思考。
瞰月峰高,看街帘远,物华取次如归。
夜深寒浅,春在六铢衣。
望来处、纱笼万点,见背后、钗燕双飞。
疏梅下、星移汉转,胜似拜安妃。尘霏。
行不断,踏歌伴软舞,随地成围。
天教晴稳,乐事往年稀。
念游侣、馀酲尚在,问殢人、香梦谁知。
匆匆里、饧箫又晓透罗帏。
屋借峰围,径随泉改,过桥别是深清。
阑干十二,真在镜中行。
不道黄衫去久,风前树、犹带茶声。
江南好,莬裘似此,何用买倾城。携朋。
春已谢,梅丸缄怨,蕉纸书情。
任阴阴隔叶,啼老吴莺。
明日片帆催发,幽崖畔、正有云生。
句留住,簟纹设否,容我听调筝。
廿载辞江国。记寻春、氁衫茸帽,岁寒泉石。
抛却家园三百树,漂泊天涯为客。
听吹彻、玉龙凄咽。
缟鹤青猿劳怅望,绕寒溪、几度飘香雪。
江天远,梦难觅。故人知我心相忆。
砑生绡、一枝疏瘦,剪来烟驿。
海月流光明似镜,冷挂珊瑚七尺。
徬佛见、旧时颜色。
不分何郎吟兴减,索枯肠、试点春风笔。
镫欲灺,砚刚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