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黄姑不耐秋,人间藉草结绸缪。
扪萝抱石支机冷,多露沾衣促织愁。
为圃空寻星渚客,灌花长挹绛河流。
感卿到处缠绵意,乌帽从君插满头。
天上黄姑不耐秋,人间藉草结绸缪。
扪萝抱石支机冷,多露沾衣促织愁。
为圃空寻星渚客,灌花长挹绛河流。
感卿到处缠绵意,乌帽从君插满头。
这首《牵牛花》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牵牛花在秋日里的生长状态和它与人间情感的微妙联系。
首句“天上黄姑不耐秋”,以神话传说中的黄姑(即织女)为引子,暗示牵牛花在秋日的环境中显得格外脆弱和敏感,仿佛连天上的织女都难以承受这季节的变换。这种对比,既突出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对植物的影响,也暗含了诗人对牵牛花生命力的赞美。
接着,“人间藉草结绸缪”一句,将视线拉回人间,描绘出牵牛花在草地上生长的情景,用“结绸缪”一词形象地表现了牵牛花藤蔓缠绕、紧密相连的状态,仿佛是人间情感的象征,编织着复杂而细腻的情感网络。
“扪萝抱石支机冷,多露沾衣促织愁”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牵牛花生长环境的冷寂与凄美。诗人通过“扪萝抱石”这一动作,展现了牵牛花坚韧的生命力,即使是在岩石旁、寒冷中也能顽强生长。同时,“多露沾衣”不仅描绘了清晨露珠的晶莹剔透,也暗示了牵牛花在夜晚的孤独与寂寞,而“促织愁”则借蟋蟀的鸣叫,表达了诗人对牵牛花命运的同情与感慨。
“为圃空寻星渚客,灌花长挹绛河流”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牵牛花与星渚、绛河等自然景象联系起来,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充满诗意的氛围。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也暗示了牵牛花与宇宙间某种神秘力量的连接。
最后,“感卿到处缠绵意,乌帽从君插满头”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牵牛花情感的共鸣与赞美。诗人似乎被牵牛花的缠绵情意深深打动,愿意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这小小的花朵之上,甚至愿意将乌帽插满花枝,以此表达对牵牛花的敬仰与喜爱。
整首诗通过对牵牛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顽强与美丽,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情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人文关怀。
相国家声旧,孙谋奕叶光。
才华真挺拔,建树岂寻常。
贤以为郎著,名因出守扬。
恩膏被齐鲁,政绩继龚黄。
儒术通敷治,词章允擅场。
披云瞻器宇,伟度识琳琅。
祖武绳经济,嘉谟卜庙堂。
欣叨大厦覆,私觊薄材彰。
腐慢遭时弃,提携愧德凉。
我生同泛梗,天意酷亡羊。
色养哀无禄,亲丧复异乡。
恒饥从妇孺,中夜独徬徨。
泪尽衰麻赤,灵归关塞茫。
麦舟谁解赠,愁病欲成狂。
宁不惜残命,还应乞大方。
深情蒙缱绻,浓荫忆松篁。
斗水枯鱼活,鸿慈再造长。
吹嘘寒谷暖,冥报吁穹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