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出都门外,尘埃扑马鞍。
人家事寒食,星雨仰祠官。
日永莺千啭,庭闲竹数竿。
唯怜隔斋禁,不得共清欢。
西出都门外,尘埃扑马鞍。
人家事寒食,星雨仰祠官。
日永莺千啭,庭闲竹数竿。
唯怜隔斋禁,不得共清欢。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外执行公务时,对家中亲人的思念之情。开篇"西出都门外,尘埃扑马鞍"写出了诗人离开京城的场景,行至尘土飞扬的道路上,马背上积满了尘埃,表现了旅途的艰辛和孤独。
接着"人家事寒食,星雨仰祠官"透露出诗人对家中亲人过着节日(寒食节)而自己却在外面忙碌于公务的感慨。星光下思念之情如同细雨般滋润,但又无从寄托,只能向苍天祈愿。
"日永莺千啭,庭闲竹数竿"则是对家中景象的描绘。白日漫长,无尽的时光仿佛被庭院中的竹子所占据,每一竿竹都在诉说着诗人的寂寞与孤独。
最后"唯怜隔斋禁,不得共清欢"表达了诗人因职务的关系,被隔离而不能与家人共享节日之乐的哀愁。这里的“斋”指的是官员执行公务时的居所,“隔斋禁”意味着无法跨越的界限,而“清欢”则是对家中亲人共同度过美好时光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手中的公务和心中的私情,表现了官员在外漂泊、思念家人的复杂感情。同时,诗中运用了鲜明的意象和巧妙的对比,使得这份离愁更加深刻动人。
眼界纷纷尽扫除,云烟杳雾是匡庐。
江山信美非吾土,井邑繁雄想旧庐。
落笔纵横看草檄,感时忧愤欲成书。
要须起赴功名会,莫守陈编似蠹鱼。
松门包土囊,石径驻尘鞅。
征途悄愁辛,意豁金利爽。
鼓钟殷林际,堂殿攀磴上。
有亭依后冈,极眺一何朗。
海光混苍碧,云思浮渺漭。
良久空雨霏,风泉谷交响。
岩龛寄禅迹,古佛瞻刻像。
更欲步层巅,荒烟晚迷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