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赖鹦哥,谁遣唤、花枝醒。阑干外、愁潮恨岭。
一步妆台,受不起、加餐信。风静。漾帘栊,回头小影。
有限天涯,载得了、垂杨病。销魂牒、权时拜领。
说谎高唐,可好托、春衾性。难听。长叹与、清钲乍并。
无赖鹦哥,谁遣唤、花枝醒。阑干外、愁潮恨岭。
一步妆台,受不起、加餐信。风静。漾帘栊,回头小影。
有限天涯,载得了、垂杨病。销魂牒、权时拜领。
说谎高唐,可好托、春衾性。难听。长叹与、清钲乍并。
这首词以“无赖鹦哥”起笔,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只吵闹的鹦鹉唤醒了闺中女子的春梦,暗示了主人公被思念之情困扰。"阑干外、愁潮恨岭"进一步渲染了愁绪如潮水般涌来,如同山岭般难以逾越。妆台上的女子承受不住离别的思念,连日常的饮食都变得苦涩。
接下来,词人通过"风静.漾帘栊,回头小影"描绘了宁静的夜晚,女子在窗边回望,身影摇曳,显得孤独而哀伤。"有限天涯,载不了、垂杨病"表达了女子对远方恋人的深深思念,仿佛连天涯之远也无法承载她的心病。
"销魂牒、权时拜领"一句,女子仿佛接过了离别之痛的痛苦证书,"说谎高唐,可好托、春衾性"则借典故表达希望恋人能在梦中给予慰藉。然而,这样的梦境也只是短暂的逃避,"难听.长叹与、清钲乍并",词人以长叹和清冷的钟声作结,揭示了无法摆脱的现实与内心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闺中女子细腻的心理描绘,展现了离别之苦和相思之情的深切动人之处。龚鼎孳以史邦卿的韵脚,巧妙地传达了明末清初文人士大夫的情感世界。
昨日雨不歇,薄晚云未收。
更阑望天宇,云净月如钩。
晓开读书窗,日光泼双眸。
蔬饭羹一盂,起傍吾庐游。
一洗尘土昏,水竹清更幽。
问花无恙否,低面含娇羞。
验笋长几何,突角凌羊牛。
前日移新荷,常恐水盖头。
池边报平安,小叶三四浮。
竹林叫钩辀,柳阴鸣栗留。
趁晴欲双飞,更著唤妇鸠。
物适吾亦适,投筇思悠悠。
却归堂上坐,苍头献茶瓯。
儿声清且美,读书如泻油。
静里无声乐,閒中不系舟。
不知腰金公,曾识此乐不。
我生微官缚,有如冠沐猴。
长恐舍此去,永愧池上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