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蛾眉山,痛饮真得计。
新蟾继秋阳,明洁谢点缀。
今年坐蜗庐,檐溜落空砌。
花开信多雨,会少苦分袂。
茫茫大块间,游子况无蒂。
百年能几何,行复惊改岁。
去年蛾眉山,痛饮真得计。
新蟾继秋阳,明洁谢点缀。
今年坐蜗庐,檐溜落空砌。
花开信多雨,会少苦分袂。
茫茫大块间,游子况无蒂。
百年能几何,行复惊改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首句“去年蛾眉山,痛饮真得计”以去年在蛾眉山的畅饮为引子,暗示了诗人过去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接着,“新蟾继秋阳,明洁谢点缀”通过月光与阳光的交替,象征着时光的流转与自然的纯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
然而,转至第二首诗,“今年坐蜗庐,檐溜落空砌”描绘了诗人当前的境遇,蜗居小屋,檐下的雨水滴落在空寂的台阶上,形象地展现了生活的清贫与孤独。接下来,“花开信多雨,会少苦分袂”则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相聚与离别的感慨,花朵的盛开往往伴随着雨水的降临,而聚会的减少则让人感到离别的痛苦。
最后,“茫茫大块间,游子况无蒂”表达了诗人对广阔世界中漂泊者的同情,强调了人生如浮萍,无根无蒂的无奈与悲哀。“百年能几何,行复惊改岁”则是对生命短暂的感叹,提醒人们珍惜时间,把握当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不同境遇,以及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深刻地探讨了人生的变化无常、孤独与离别之痛,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哲学思考。
主人爱竹真成癖,门阶户席俱寒碧。
小轩故为剪重阑,舍下从教笋穿壁。
欣然远致数君子,相对青青好颜色。
公庭无事白日长,寒影参差乱书帙。
君家将相山西种,世世剖符门列戟。
图形未肯上凌烟,却扫何为清一室。
胸中定有不凡处,对客何妨仍蜡屐。
明年新笋拂云长,夏簟琅玕足留客。
三士高谈常绝席,不数汉庭人九尺。
雪中忽到剡溪行,狂饮学髡俱一石。
不教彭宣到后堂,只供爽气干陵冈。
忍寒排闼计大误,夫子莫悔不得将。
夜归过我天正黑,灯影照坐如僧房。
峨冠切云服亦奇,胜游何不早遣知。
风花瞥眼同一霎,欲追此欢将奈若。
人间何往不自适,陵生且复为陵舄。
百川赴东海,如走万国朝。
横岫列嵩岱,众山失岧峣。
吾道岂不尊,凛然干云霄。
斯文有盟主,坐制狂澜漂。
天实相我公,高卧不知招。
手持文章柄,烂若北斗标。
末学病多歧,寝令世俗浇。
申商日充塞,仁义愈寂寥。
造物真有意,俾公以后凋。
群邪终放郑,正始会闻韶。
过也匪私祝,彼苍自昭昭。
后生方有托,未用忧箪瓢。
春事已稍稍,雪泥阻游观。
壮心本无多,老境嗟易阑。
念子功名士,早嫌怀与安。
弃繻事远游,肯待齿发残。
世事属餍耳,□□□□餐。
急流成一快,勇退人独难。
慎守林泉幽,莫辞松桂寒。
馀龄付空寂,粗免非意干。
愿同王翰邻,未暇贡禹弹。
秕糠身外物,况复子所叹。
伯祖昔为郎,出乘使者轓。
德星照东蜀,遗爱及后昆。
登车问民瘼,手拊创痍痕。
遂使吾蜀人,不知狱吏尊。
迢迢六十年,乃复见曾孙。
曾孙早读书,待诏金马门。
一选文昌省,骎骎西掖垣。
凛然七尺躯,云梦不足吞。
乃居严徐间,锸齿吐吻唇。
青云岂不愿,局促畏短辕。
收拾五车书,归扫西山坟。
平生有家学,舍鱼取熊蹯。
况兹甘棠俗,尚怀挟纩恩。
上以慰慈母,一笑请平反。
下以慰父老,俯不怍九原。
更酌老翁水,我为歃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