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南渡口,敛笏见诸侯。
五两楚云暮,千家淮水秋。
开帘对芳草,送客上春洲。
请问山中桂,王孙几度游。
寿阳南渡口,敛笏见诸侯。
五两楚云暮,千家淮水秋。
开帘对芳草,送客上春洲。
请问山中桂,王孙几度游。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的画面,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诗人与被送别者的深厚友情。开篇“寿阳南渡口,敛笏见诸侯”两句,以壮观的场景引出主题,寿阳南渡口是古代交通要道之一,这里可能是送别之地,"敛笏"一词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此地遇见各路英雄豪杰的场景。
接着,“五两楚云暮,千家淮水秋”二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渲染出一种离别的愁绪。"五两"可能指的是时间不早,即将黄昏,而“楚云”和“淮水”则是特定地域的标志性景观,这里用以表达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深。
“开帘对芳草,送客上春洲”两句,是对送别情境的具体描写。"开帘"可能指的是打开船窗,看着岸上的花草树木,而“送客上春洲”则是具体的送别行动,表达了诗人不舍得与朋友分别的心情。
最后,“请问山中桂,王孙几度游”两句,以寓意深远的问询结束全诗。这里的“山中桂”象征着高洁和坚贞,而“王孙”则是对被送别者的一种尊称。“几度游”则是在探询对方将来是否还会回到这片山水之间,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客馆过从少,情亲有数公。
关西推任侠,江左得词雄。
禅友天都旧,诗人淮海穷。
高谈疑稷下,深隐似墙东。
舞剑琴书侧,衔杯薜荔中。
箧馀经策在,囊愧酒钱空。
花气时时醉,莺声处处同。
山阳即此地,共作灌园翁。
遥指汤阴路,西寻鄂国居。
行云犹惨淡,征马尽踌躇。
逆虏兵曾炽,中原愤未除。
旄头南落日,鼓角北征馀。
谋国奸先蠹,和戎策已疏。
黄龙期痛饮,丹诏促归与。
草染苌弘血,霜飞乐毅书。
皇天不可问,烈士竟何如。
力尽朱仙镇,魂随二帝车。
山河留壮气,不敢泣欷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