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手取鱼如拾块,布网鸣舷攻腹背。
岂知激浊与清流,恐惧骈头牵翠带。
居士仁心到鱼鸟,会有微生化馀鲙。
宁容网目漏吞舟,谁能烹鲜作苛碎。
我亦江湖钓竿手,误逐轻车从下濑。
生当得意落鸥边,何用封侯堕鸢外。
不如此鱼今得所,置身暗与神明会。
径须作记戒鲸鲵,防有任公钓东海。
赤手取鱼如拾块,布网鸣舷攻腹背。
岂知激浊与清流,恐惧骈头牵翠带。
居士仁心到鱼鸟,会有微生化馀鲙。
宁容网目漏吞舟,谁能烹鲜作苛碎。
我亦江湖钓竿手,误逐轻车从下濑。
生当得意落鸥边,何用封侯堕鸢外。
不如此鱼今得所,置身暗与神明会。
径须作记戒鲸鲵,防有任公钓东海。
这首诗描绘了渔夫技艺高超,轻松捕获鱼儿的场景,同时也寓含深意。"赤手取鱼如拾块,布网鸣舷攻腹背",形象地写出渔夫手法熟练,犹如探囊取物。然而,诗人提醒我们,这样的捕鱼方式应当谨慎,因为"岂知激浊与清流,恐惧骈头牵翠带",暗示捕鱼者可能破坏了生态平衡,连带影响了其他生物。
接着,诗人赞美了仁慈的居士,他们对鱼鸟充满怜悯,"会有微生化馀鲙",意味着他们会将多余的鱼分享给其他生命。诗人进一步强调,不应让大鱼漏网,"宁容网目漏吞舟",表达了对生态保护的重视。
诗人自比为江湖钓竿手,却因误入世俗之境而感到遗憾,"误逐轻车从下濑",表示他希望能像鸥鸟一样自由自在。最后,他以鱼儿得到适宜环境为欣慰,"不如此鱼今得所",并寄语人们要敬畏自然,"径须作记戒鲸鲵,防有任公钓东海",提醒世人不要过度捕捞,以免重蹈古人任公子的覆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渔事,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期望和对生态保护的警示。
一榻清风喜共攀,又携姜被惜间关。
虚誇海外千年药,不借平原十日閒。
鸿雁几时才北向,莼鲈有约竟南还。
野情纵合江南老,春草相期一解颜。
棘闱倦羁束,何异韝上鹰。
突兀有高楼,寸目堪远凝。
雨残空正霁,暑尽秋初澄。
西山横一天,奇峰矗层层。
素约念樵子,烟霞同曲肱。
口腹在尘土,摆脱良未能。
嵩岱久隔绝,氛霾尚薰烝。
唯有岷峨秀,宇宙誇崚嶒。
或怅碧云合,或瞻红日升。
危栏朝暮意,拉君时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