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赵郎中见戏二首·其一》
《和赵郎中见戏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燕子人亡三百秋,捲帘那复似扬州。

西行未必能胜此,空唱崔徽上白楼。

(0)
注释
亡:消失。
三百秋:指时间长久,形容历史久远。
捲帘:卷起窗帘。
扬州:古代繁华的城市,这里代指美景。
西行:向西行走,比喻远离或改变。
胜此:超过眼前景象。
崔徽:唐代歌妓,此处借指美妙的歌曲。
白楼:白色的楼阁,可能象征高雅或孤独。
翻译
燕子消失已历经三百个春秋,卷起窗帘再看景色怎能比得过扬州。
即使向西行去,恐怕也难以超越这番景象,只能空自吟唱崔徽的曲调登上白楼。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历史沧桑、表达个人情感的诗句,出自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苏轼之手。诗中“燕子去兮”化用了《诗经》中的名句,以燕子比喻百姓,指出百姓在战乱中流离失所,已逾三百年,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民众遭遇的同情。

“捲帘那复似扬州”一句,则通过对扬州繁华景象的回忆,反衬出当前之荒凉与往昔之荣耀。扬州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是繁华富饶之地,而今却只剩下凄凉的帘幕,寓意深刻。

“西行未必能胜此”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踏上的旅程(可能是贬官所致)持有悲观态度,觉得即使到了他处,也难以找到像扬州这样美好的地方。

最后,“空唱崔徽上白楼”则借用唐代名将崔徽登上白楼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以此来表达诗人自身对于失去的荣耀和幸福生活的无尽追思。这里的“空唱”二字,透露出一种孤独与悲凉。

总体而言,这四句诗通过历史的回顾和个人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时代美好风光的怀念,以及对于个人的命运和社会变迁的无奈与感慨。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怀刘蓉

我思竟何属,四海一刘蓉。

具眼规皇古,低头拜老农。

乾坤皆在壁,霜雪必蟠胸。

他日余能访,千山捉卧龙。

(0)

舟中即事和黄琴山自高要邮寄韵

一片珠江月,凉波欲化烟。

海如天不夜,人合酒为年。

香雾瞢腾泫,镫光上下连。

金钱能买醉,樽共倒花前。

(0)

登会波楼望䧿华二山

春云漠漠绕层楼,独倚危栏放醉眸。

远水清光明树隙,两山黛色上城头。

空留丹灶烟深护,孤起金舆翠欲流。

忽忆吴兴传妙墨,此身如在画中游。

(0)

紫荆庙

轶事风流说揭公,盘塘江上宿征艟。

梦非神女襄王幻,兆与天孙郭令同。

一树紫荆迷夜月,半间黄土剥秋风。

间来不敢求茶吃,仿佛茶烟袅閟宫。

(0)

题程木庵所藏彝器拓本

羊戈辛爵虢周钟,让老图形注考工。

家学未荒蟫藻碧,古光先证雁镫红。

珊瑚错落交柯树,竹屋辉煌贯月虹。

却笑木庵心似木,间中雕尽古来虫。

(0)

由秋浦至屯溪山行杂诗·其一

山行无直径,一径辄数转。

绝壁断去路,路尽忍复现。

脩谷袤羊肠,单车出蚁线。

初从井陉入,继讶天磨旋。

人语隔丛薄,鸟声韵葱茜。

去影远已灭,来踪到始见。

负重慎险巇,斗捷耻巧便。

至境贵渐臻,力行尚无倦。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