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谢白乐天招》
《谢白乐天招》全文
唐 / 韬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山僧野性好林泉,每向岩阿倚石眠。

不解栽松陪玉勒,惟能引水种金莲。

白云乍可来青嶂,明月难教下碧天。

城市不能飞锡去,恐妨莺啭翠楼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èbáitiānzhāo
táng / tāoguāng

shānsēngxìnghǎolínquánměixiàngyánāshímián
jiězāisōngpéi

wéinéngyǐnshuǐzhǒngjīnlián
báiyúnzhàláiqīngzhàngmíngyuènánjiàoxiàtiān

chéngshìnéngfēikǒngfángyīngzhuàncuìlóuqián

注释
山僧:住在山中的僧侣。
野性:爱好自然的本性。
林泉:树林和清泉,代指自然美景。
岩阿:山崖边。
倚石眠:靠着石头睡觉。
不解:不懂,不会。
栽松:种植松树,比喻附庸风雅。
陪玉勒:陪伴富贵人家,'玉勒'指华贵的马具,代指权贵。
惟能:只能。
引水:引导水流。
种金莲:种植莲花,象征佛教的清净。
白云乍可:白云偶尔,刚刚好可以。
来青嶂:来到青山之上,'青嶂'指青山。
明月难教下碧天:难以使明月从蔚蓝的天空降下,比喻愿望难以实现。
城市:繁华的都市。
飞锡去:僧人携带锡杖云游四方,这里指离开。
恐妨:恐怕妨碍。
莺啭:黄莺啼鸣,声音婉转动听。
翠楼前:翠绿楼宇之前,代指繁华之地。
翻译
山中的僧人本性热爱山林清泉,时常靠在岩石上在山崖边入睡。
不懂得栽种松树去陪伴富贵人家,只知引泉水来栽培清净的莲花。
白云或许可以飘来青山之上,而明亮的月光却难以让它从蓝天降临。
无法抛开一切飞锡前往尘世的都市,担心会妨碍到黄莺在翠绿楼宇前的啼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中僧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山僧野性好林泉,每向岩阿倚石眠"表达了僧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他与山石林泉的亲密融合。"不解栽松陪玉勒,惟能引水种金莲"则展示了僧人的淡泊名利,只愿以简单的方式享受大自然,不追求物质的精美。

"白云乍可来青嶂,明月难教下碧天"描绘了一幅山中白云与明月交织的画面,表达了僧人对超然物外之境的向往。而"城市不能飞锡去,恐妨莺啭翠楼前"则透露出僧人对于尘世喧嚣的排斥,以及他不愿打扰那边安静生活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山僧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表达了一种超脱红尘、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语言简朴而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佛法修行之美好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淡然看待。

作者介绍

韬光
朝代:唐   籍贯:蜀

唐僧。蜀人。穆宗时结茅杭州灵隐寺西峰巢枸坞。刺史白居易重其道,题其堂曰法安。居易尝具馔饭之,邀以诗,韬光亦以诗报之,不赴。
猜你喜欢

粤中留别

居者冷悄悄,行者纷蹙蹙。

生人有别离,谁禁拭双目?

怀归岂不切,久客情已熟。

寒暑易絺裘,忻戚换歌哭。

花鸟日渐狎,江山亦相属。

举杯再为欢,斜日照林谷。

舣舟惨不发,离言更重复。

风波讵无期,茫茫未能卜。

(0)

闻王仲则殁

老去如秋树,迎寒叶自飘。

每逢乡信至,便有故人凋。

约几同游屐,欢犹梦昨宵。

还家访东海,谁共听春潮?

(0)

七月七日,与子乔会岑诗人于钟氏园,分韵得十蒸,去年叔白有此会

新欢意方接,旧感慨已兴。

复此双星节,秋云霭然蒸。

石径聊独游,山亭亦共登。

览彼红惢异,俯兹碧池澄。

吾弟幸休暇,政简庶有徵?

胡为激长恸,往迹不可仍。

(0)

游庐山西涧亭

携琴向山舍,遥见庐敖峰。

瀰迤平陆绝,屈曲幽壑通。

瀑流故不长,春冰结深重。

石房复精洁,绕屋闻松风。

俯饮涧泉水,慨念尘世踪。

主人况能贤,招我栖此中。

(0)

寄怀王蜀子病还故山

时节去悠悠,亭皋野水流。

怀人雨侵晓,归客病兼秋。

闭户多黄叶,穷经易白头。

思君无限意,不独感离愁。

(0)

秋海棠限韵

西风秋老雁声苍,一点檀心映夕阳。

妃子睡酣犹被洒,西施舞罢故遗妆。

入帘红雨和烟瘦,隔院晴霞带晚凉。

冷艳应同仙菊隐,肯随桃李一齐香?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