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三月草凄凄,绿树苍烟望欲迷。
细雨孤帆春睡起,青山两岸画眉啼。
江边三月草凄凄,绿树苍烟望欲迷。
细雨孤帆春睡起,青山两岸画眉啼。
这首明代诗人张以宁的《过桐庐》描绘了春天江边的动人景色。首句“江边三月草凄凄”,通过“凄凄”二字,传达出早春时节草木尚带寒意,生机中透着几分清冷。接着,“绿树苍烟望欲迷”,绿树与苍茫的烟雾交织,形成了一幅朦胧而深远的画面,令人仿佛置身其中,心生迷茫又向往。
第三句“细雨孤帆春睡起”,诗人借助“细雨”和“孤帆”两个意象,描绘了船家在春雨中醒来的情景,孤独而闲适,暗示了旅途中的宁静与淡然。最后一句“青山两岸画眉啼”,以“画眉啼”作为自然的乐音,增添了生动活泼的气息,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富有生机。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早春景象,情感上寓含淡淡的离愁与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梁王修竹不可识,千秋草合平台迹。
平台主人墨君友,扫出檀栾一千尺。
醉沈淋漓幅素看,枝枝茜翠若可餐。
笔端乍觉烟云绕,堂上时惊风雨寒。
寒声槭瑟生绡起,如在湘江秋色里。
湖州以后称太常,此幅神真良足拟。
主人种竹旧成林,千里提封自作阴。
蟠根出地成龙骨,劲节凌霄引凤吟。
高堂日远悲风木,手泽凄凉馀半幅。
他日尚书阁上图,应写平台万竿绿。
所思在何许,在彼沅与湘。
何以问遗之,解此双明珰。
葺兰结菌桂,室宇何芬香。
佳人殊不至,望望天南方。
烟波弄白日,容与凌风翔。
江空岁云晏,零露成朝霜。
不忍弃所宝,且复自徬徨。
端居有馀玩,思远徒劳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