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宫陈上郡,御辇出回中。
七校长杨北,千官细柳东。
旄头悬塞月,漏箭杂边风。
却望单于幕,萧条万里空。
离宫陈上郡,御辇出回中。
七校长杨北,千官细柳东。
旄头悬塞月,漏箭杂边风。
却望单于幕,萧条万里空。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出行的情景,充满了宏大的历史感与壮丽的自然景观。"离宫陈上郡,御辇出回中",开篇即展现出帝王出行的壮观场面,离宫陈设在上郡,御辇从回中出发,显示出皇家出行的盛大与尊贵。
"七校长杨北,千官细柳东",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景象,长杨北面排列着七队仪仗,细柳东边则聚集了千名官员,这样的布局不仅体现了皇家的威严,也展现了帝国的繁荣与秩序。
"旄头悬塞月,漏箭杂边风",将视线转向夜晚的边塞,旄头(古代军队中的旗帜)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醒目,边塞的风声与时间的滴答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略带孤寂的氛围。
"却望单于幕,萧条万里空",最后两句将视角拉远,望着远处单于的营帐,只见一片萧条,万里无人,这种景象既是对边疆遥远与荒凉的描述,也是对国家安定与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帝王出行的宏大场面,以及边疆的辽阔与宁静,既有对权力与荣耀的颂扬,也有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危云树末生,急客云中行。
崚崚千石磴,俯瞰深溪清。
万翠攒眼入,一红拍崖平。
疏林夹流水,十里一镜泓。
言是夏秋际,远山露列城。
万井积邱垤,百峰互阴晴。
登高望遥阜,想见官军营。
忆昔甲申初,此地防夷兵。
烽烟倏忽灭,耳有胡笳声。
今来开道路,遍志轮蹄程。
不久铁车过,平地殷雷鸣。
岩谷忽破碎,山海一楸枰。
我自催鞭去,秋风马首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