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
《秋夜》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抱病齿发非,阅世城市换。

朋侪冢累累,在者亦云散。

穷居懒出户,俯仰秋已半。

疏钟到倦枕,微火耿幽幔。

平生疑著处,忽若河冰泮。

百年寓逆旅,万事真既灌。

纷纷彼方寱,袖手不须唤。

萝月忽满窗,悠然付长叹。

(0)
翻译
病痛缠身,牙齿头发都显老态,世间变换,城市更迭。
昔日朋友,墓地连片,活着的人也各自分散。
困居家中不愿出门,抬头低头间秋天已过半。
稀疏的钟声传入疲倦的枕边,微弱的灯火照着幽暗的帷帐。
平生疑惑之处,忽然像河冰融化。
一生如同寄居在逆流中,万事如梦,一切皆成过往。
那边的世界纷扰如梦,无需呼唤,我只需独自感叹。
窗外萝月渐圆,我悠然长叹一声。
注释
抱病:生病。
齿发非:牙齿脱落。
阅世:经历世事。
城市换:城市变迁。
冢累累:坟墓众多。
云散:分散。
穷居:困居。
秋已半:秋天过半。
疏钟:稀疏的钟声。
倦枕:疲倦的枕头。
微火:微弱的火光。
耿幽幔:照亮幽暗的帷幔。
疑著处:疑惑的地方。
河冰泮:冰河解冻。
百年寓逆旅:一生如逆旅。
万事真既灌:万事如梦幻泡影。
彼方寱:远方的梦境。
袖手:袖手旁观。
萝月:藤萝之月。
悠然:悠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描绘了诗人因病体衰弱而感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境况。首句“抱病齿发非”,直接点明诗人身体状况不佳,牙齿脱落,岁月催人老。接下来,“阅世城市换”暗示诗人经历沧桑,见证了城市的更迭与世事的变迁。

“朋侪冢累累,在者亦云散”表达了对故去朋友的怀念和对身边人事无常的感慨,生者如落叶般散去,只剩下孤独的自己。“穷居懒出户,俯仰秋已半”写出了诗人深居简出的生活状态,秋天已过半,时间悄然流逝。

“疏钟到倦枕,微火耿幽幔”通过深夜的钟声和微弱的灯火,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诗人在此时反思人生,曾经的疑惑和困扰仿佛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怀,“平生疑著处,忽若河冰泮”。

“百年寓逆旅,万事真既灌”进一步深化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如同行旅一生,万事如梦,一切终将消逝。“纷纷彼方寱,袖手不须唤”表达出诗人看透世事后的超脱态度,对于纷扰不必再过多参与。

最后两句“萝月忽满窗,悠然付长叹”,窗外藤萝月色映入,诗人悠然感叹,流露出深深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深深思索。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陆游晚年的人生哲思。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见武夷二首·其一

日日问山水,今日见武夷。

点头一段意,山灵知不知。

(0)

送刘举人归临汾

石城城门骑马出,龙江江船破浪行。

钟山过去忽百里,太行到时还几程。

蚤依日月有季父,朝簉鹓鹭多难兄。

老夫从此饮社酒,留耳好听春雷声。

(0)

长春轩为清江刘先生题

竹密年年笋,树多日日花。

天应怜老景,春且住贫家。

邹氏律吹谷,建溪鼓喊茶。

终须窥造化,不似此生涯。

(0)

冯户部员外父荣寿诗

报道过徐闻,皇皇龙凤文。

老刚缘子贵,禄幸自天分。

春酒屠苏气,宫花锦绣云。

茫茫孤屿上,千里寄书勤。

(0)

送刘屯田归任

令峻簿尉宁,撑拄鲜鹜雁。

巢乌啄阶除,犴狴生菼薍。

焚山蛇穴古,火食久已惯。

险马恃匪经,茧丝戒前宦。

闲心付书云,静耳听鸣涧。

荒祠试宵菱,怪鼓鬼作幻。

驼蹄鳖羞羹,鱼满寸可汕。

郭门接丛薄,蒸槱喜能办。

三家为雄村,一二百里间。

居然超逸资,强以载鼷鴳。

世途方奔奔,贾物纷售赝。

而当鼓旧勇,遇虎乃徒袒。

丈夫贵如玉,论定在岁晏。

(0)

题怪仙图二首·其二

秃帝委地卓锐笔,女兄磨研笑咥咥。

女初上树摘树叶,笑女眇身如蛱蝶。

叶堕青石上,下坐青石傍。

女如弄叶嬉扬扬,吾当曳女诉玉皇。

女青论女女实殃,冥搜上下绕女肠。

按一叶,吟一诗。

免谪下界为人嗤,胡为画工圣得知。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