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无计留君住。分手江亭,芳草廉纤雨。
风雅而今谁共语。画桥怅望帆飞处。
约道重来三月暮。开遍酴醾,荏苒春光去。
若到金阊君记取。愁多莫赋销魂句。
匆匆无计留君住。分手江亭,芳草廉纤雨。
风雅而今谁共语。画桥怅望帆飞处。
约道重来三月暮。开遍酴醾,荏苒春光去。
若到金阊君记取。愁多莫赋销魂句。
这首清代董俞的《蝶恋花·其三》是一首送别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彭羡门离别的深深不舍和对未来的期许。首句“匆匆无计留君住”直接抒发了离别时的急切与无奈,流露出对友人的挽留之情。接着,“分手江亭,芳草廉纤雨”描绘了送别的场景,江亭、芳草、细雨,这些意象渲染出一种凄清而感伤的氛围。
“风雅而今谁共语”暗示了友人离去后,诗人感到孤独,无人能共享昔日的风雅之趣。接下来,“画桥怅望帆飞处”通过想象友人乘船远去的画面,表达了诗人站在画桥上目送友人离去的惆怅心情。
下片“约道重来三月暮”寄托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希望在三个月后的暮春时节再次相聚。然而,“开遍酴醾,荏苒春光去”又暗示了时光易逝,春光不再,增添了离别的哀婉情绪。最后,“若到金阊君记取。愁多莫赋销魂句”叮嘱友人,如果到了苏州,记得彼此的约定,但同时提醒他,因为愁绪太多,还是少写些过于伤感的诗句吧。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送别的场景,既有离别的不舍,又有对重逢的期盼,情感真挚,语言含蓄,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