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出共城门,古墓何累累。
就中如夏屋,下马读铭碑。
始知太尉名,富擅政和时。
讵知邑境中,仓皇来赤眉。
敢勇率子弟,肆杀力弗支。
编氓赖保全,迄今令名垂。
潺潺百泉流,日夕声犹悲。
东出共城门,古墓何累累。
就中如夏屋,下马读铭碑。
始知太尉名,富擅政和时。
讵知邑境中,仓皇来赤眉。
敢勇率子弟,肆杀力弗支。
编氓赖保全,迄今令名垂。
潺潺百泉流,日夕声犹悲。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安所作的《杜贵墓》。诗中描述了诗人东行至共城门,看到古墓众多,其中一座墓地尤为引人注目,如同夏日之屋。他下车阅读墓碑,得知此处埋葬的是太尉杜贵,他曾于政和年间因财富而显赫一时。然而,历史转折,杜贵在家乡遭遇赤眉军的仓皇侵袭,他虽勇敢抵抗,但最终力量不敌,未能保全邑境。幸亏当地百姓得以保全,杜贵的英勇事迹至今仍被人们传颂。结尾处,诗人借百泉潺潺的悲凉之声,表达了对这位英雄命运的感慨和对他的哀思。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英雄的悲剧。
往来东道千余骑,新旧西曹两侍郎。
家占冬官传印绶,路逢春日助恩光。
停留五马经寒食,指点三峰过故乡。
犹恨干坑敷水会,差池归雁不成行。
吾庐不独贮妻儿,自觉年侵身力衰。
眼下营求容足地,心中准拟挂冠时。
新昌小院松当户,履道幽居竹绕池。
莫道两都空有宅,林泉风月是家资。